1948年5月,為迎接全國解放,中共中央決定將晉察冀邊區的華北聯合大學與晉冀魯豫邊區的北方大學合并,成立華北大學。1948年8月24日,華北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校址設在河北省正定縣城。華北大學受中共中央華北局領導,吳玉章任校長,范文瀾、成仿吾任副校長,錢俊瑞任黨委書記,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華北大學的校訓是“忠誠、團結、樸實、虛心”。華北大學以培養為新民主主義社會服務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教育等方面的干部為辦學宗旨,下設四部兩院:一部為政治訓練班,對知識青年進行短期政治思想訓練;二部為教育學院,培養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干部;三部為文藝學院,培養文藝干部;四部為研究部,從事研究和培養、提高大學師資。兩院是工學院和農學院。
1949年4月,華北大學遷入北平。遵照中共中央關于放寬招生條件、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為解放全中國迅速培養大批干部的指示精神,華北大學把辦學重點放在一部,招收學員15000余人,并在正定和天津各辦一所分校。1949年底,大部分學員畢業并走上工作崗位,至此,華北大學圓滿完成了為全國解放培訓干部的歷史性任務。
華北大學孕育了新中國一批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1948年到1949年期間,為了適應文化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需要,一些下屬單位陸續脫離學校獨立辦學。工學院獨立出來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并成立北京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前身);二部外語系離開學校,同北平外事學校合并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后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三部離開學校后分別籌建、創立了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浙江美術學院前身)、中央音樂學院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國京劇研究院等。
華北大學還抽調部分干部、教師分赴中原和廣東,籌建中原大學和南方大學。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底,華北大學共為國家培養干部2萬余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