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10月19日在北京閉幕。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人類2050:人與社會全面發展》報告預計,到2050年,國際經濟舊秩序將得到有效改善,真正的多邊主義將得以踐行,更多國家、地區將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將真正探索出適合自身國情的現代化道路。
報告提出,中國已設定了2050年要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這對全球發展而言同樣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年份。在可持續發展目標2030年的預定年份之后,為全球發展確定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2050新目標,即全面發展目標2050,在當下已經變得非常緊迫。
報告還展望了2050年全球其他發展前景。一是全球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成為現實,大幅提升資源的可得性,減少地區與階級之間的不公。報告預計,屆時全球9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將通過高速數字和物理基礎設施實現全面連接,全球高效物流網絡覆蓋率預計將達到95%,大大縮短運輸時間。
二是數字技術將全面融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去中心化的生產模式將主導未來經濟。屆時,全球數字經濟占世界GDP的比例有望突破50%,全球人工智能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2030年有望突破30%,2050年穩定在10%以上。
三是清潔能源將成為全球主流,預計全球90%以上的能源消耗將來自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體系將全面建立。
基于發展風險的考慮,報告提出了《2050止戰倡議》,主要包括國際裁軍、減少武器儲備,加強全球合作與安全、共同構建公平公正包容的國際安全治理體系,推動國際沖突預警與爭端解決機制改革等,旨在推動各國在2050年之前達成停止戰爭、實現全球和平的承諾。
通州·全球發展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于2023年創辦,由中國人民大學與通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本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是中國高校首次參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規劃設計的國際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