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二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和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行。論壇以“構建發展共同體,共創人類新時代”為主題,圍繞“全球智慧治理與人類發展新形態”等議題設置11個分論壇,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的千余名政要、國際組織代表、駐華使節、知名學者和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商全球發展未來。
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人類2050:人與社會全面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2015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本次報告提出“全面發展2050目標”,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之后,為全球確定了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新目標,對促進全球合作共贏、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凝聚共識 加速推進可持續發展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發展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所表示的,本屆論壇旨在創新把握當前全球發展形勢,堅定發展信心、重塑發展理念、探尋發展路徑、共創發展成果,為攜手構建發展共同體提供重要智慧和有益借鑒。
報告對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在聯合國的積極推動和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之下,全球已在部分目標領域取得諸多成果。報告提出,在良好健康與福祉、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以及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等目標領域,全球已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步,一系列實實在在的發展數據讓在場嘉賓為之振奮。
但報告同時指出,當前全球正面臨經濟增速下滑、大國競爭加劇、氣候風險升級、科技競爭惡化等一系列問題,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構成長期性、關鍵性挑戰。聯合國今年6月發布的《2024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僅有17%進展順利,近一半的目標進展甚微或一般,超過三分之一的目標停滯不前或出現倒退。
2023年7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表示,世界“嚴重偏離”了在2030年的最后期限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軌道。邁向目標沖刺階段,人類社會該如何凝聚共識,攜手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報告基于“人”和“社會”兩大維度,以“個人-集體”為縱坐標,以“技術-制度”為橫坐標,構建出2050年全面發展目標的四象限圖,并提出四大方向:“集體+制度”導向的世界經濟重塑、“集體+技術”導向的全球基建互聯、“個人+技術”導向的數字技術發展、“個人+制度”導向的綠色發展頂層設計。報告還基于發展風險的考慮,提出實現2050年全面發展目標需避免四大紅線:堅決防止大規模世界戰爭、防范全球性經濟危機、警惕技術發展失控危機、避免人為性極端氣候災難。
“本屆論壇充分凸顯出大學和思想界在回應全球發展議題中應當承擔的重要使命。面對貧困、不平等、綠色發展、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我們需要進一步凝聚共識、加強對話,以理性對抗沖突,以合作謀求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波蘭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格澤高滋·科勒德克說。
中國經驗 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中國一貫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全球發展倡議,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與促進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為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與中國智慧。
“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斯洛文尼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表示,中國致力于推動全球發展,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議”為未來十年到二十年的全球發展提供了廣泛框架和指導方向。
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和經驗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和道路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度,甚至以更加前瞻的視野與長遠的眼光實現了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超越與再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肖捷表示,報告既立足當前,為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了建議;也著眼長遠,為全球更好應對未來各種挑戰提出中國式現代化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向共進的方案,為共建美好世界貢獻智慧。
“中國將繼續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愿與世界各國一道,更好地推動全球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陳洲在開幕式上強調。
此次論壇的舉辦,展現了國際社會對全球發展的關注和期待。各國嘉賓紛紛表示,要堅定發展信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挑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本屆論壇上,我們在溝通對話中達成新共識,在相互尊重中謀劃新發展,在互學互鑒中譜寫新篇章,為應對全球性發展挑戰開展了戰略對話、凝聚了發展力量、構建了新的對話平臺,為以推動全球發展共識的確定性應對當今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新世界開辟了新的合作模式。
“本屆論壇圍繞多邊主義、全球治理改革、新能源、氣候、糧食系統和安全等議題召開,可謂恰逢其時。”聯合國第八任秘書長、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認為,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繼續團結起來、共同前進,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開創人類美好明天注入嶄新活力。
(原文刊載于《光明日報》2024年10月21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