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到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環境學院、新校區建設辦公室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
朱信凱在宣講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指導是學校發展中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既是深化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的根本指針,又是凝聚高校知識分子意志、激發人才活力的思想武器。我們要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首要位置,列為學習的第一議題。根據學校工作方案,開展專題研究部署,制定本單位具體實施方案,壓緊壓實工作責任,落實落細工作舉措,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到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的各項活動中來,確保學習貫徹活動全覆蓋。
會上,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仇煥廣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師生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分享了體會并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飽含著對中國人民大學這所黨辦的大學、人民的大學的深情與厚愛,更體現出對每一位師生的殷切期望和囑托。作為一名教師,要立志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應傳承好歷史的接力棒,主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積極融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應國家之所需,努力培養政治與業務雙過硬的鄉村振興專業人才,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自覺追求。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師,要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扶貧問題、生態問題、糧食安全問題、農業農村發展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引領學術研究和自主的知識體系構建。作為一名農業與農村發展專業的教師,要扎根中國大地,堅持在實踐中推動理論創新。邁進新時代,要站穩人民立場,研究貼近人民、貼近真實、貼近現實需要,詮釋新時代鄉村振興經驗,并在實踐中不斷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創新,用學術講好中國故事。
環境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龐軍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分享了三點體會:一是扎根中國大地,圍繞“國之大者”,堅持“獨樹一幟”。當前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治理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具有高質量發展的廣闊空間,不能簡單以國外環境學科研究和人才培養作為標準模式,而應立足本土、面向國際,通過發展以問題為導向的環境交叉學科,推動構建學科融合、特色鮮明的環境專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模式,以高質量增長、低碳經濟與能源轉型為目標,助力實現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人大智慧;二是培養高水平教師隊伍,加強師風師德建設,著力培育“經師”“人師”。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想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教師首先就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環境學院繼續堅持將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第一標準的價值導向,將師德建設與教學科研齊抓共管,全面系統開展教師思政理論學習和師德學習教育,切實引領教師秉持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為達到“四有”好老師標準不懈努力奮斗;三是將思政教育落到實處,強化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引領,用心培育“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環境學院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負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進一步加強思政隊伍建設和陣地建設,扎實推進課程思政工作深入展開,全方位多形式引導學生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社會與人口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馮仕政在發言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中國高等教育在新發展階段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開創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倳浽谥v話中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85年的歷史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探索建設新型大學的歷史實踐。這一論述不僅明確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地位和貢獻,而且闡明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脈絡,肯定以陜北公學為代表的紅色學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源頭,為我們賡續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堅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創辦人民大學、興辦高等教育的歷史經驗,講好中國共產黨創辦人民大學、興辦高等教育的歷史故事,激勵廣大師生繼承優良傳統,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新校區建設辦公室直屬黨支部副書記、主任李明發言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立德樓觀摩了思政課,智慧教室現場教學展現了以人為本、智慧科技的教學設施對人才培養學校中心工作的促進和提升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博物館詳細了解了學校歷史沿革、建設發展成果和新校區規劃建設情況。通過學校黨委第一時間組織學習傳達,深深感受到總書記對人民大學的歷史很了解,對人民大學的發展很牽掛,對人民大學的未來很關心。我們倍感振奮、倍受鼓舞。一流的大學要有一流的校園,一流的校園服務一流的大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系統、全面、深入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工作實際去學,并作為指導工作的根本遵循,堅持黨建引領基建,堅持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師生為中心,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努力將通州新校區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獨具風格、人大氣派”的新時代示范校園,為建設“讓黨放心、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最后,朱信凱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工作非常重視,黨的創新理論來源于生活和實踐,習近平總書記結合自己在梁家河工作和生活的經歷,高瞻遠矚地提出了“精準扶貧”,解決了我國近一億人口的貧困問題,“精準扶貧”的理念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中國扶貧研究院”,闡釋了總書記的精準扶貧理念,同時與國家部委結合,牽頭制定了全國832個貧困縣退出考核標準,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參與多個省份貧困縣退出的考核工作,高校參與到了國家理論創新工作之中。廣大師生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崗位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將學習全過程貫穿于學業和事業之中,使學校成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堅強陣地。
(責任編輯:吳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