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博物館主辦的“云上西域文書展”——《紙閱千年:唐代于闐文書修復紀實展》云觀展舉辦,來自蘇州校區教師黨支部的全體黨員以及部分學生代表參加觀展活動,本次觀展由博物館館藏部主任陳姝婕講解。
陳姝婕通過豐富的藏品展示和內容詳實的講解,帶領大家走近于闐文書的修復現場,體會文書修復過程,講述文書背后的故事,共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來到博物館,考察館藏紅色文獻、古籍集中展示,其中就有博物館藏的6件唐代于闐文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古籍典藏的保護修復和綜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博物館將充分發揮自身的展覽策劃和生產能力,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始終聚焦學校黨的建設和“雙一流”建設,始終服務學校中心工作,積極與高水平文博機構合作,策劃和實施一系列高水平臨時展,不斷引入高水平文化展覽,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用思想的力量照亮人大的文化星空,努力將博物館打造成為學校高水平文化藝術的中心。
2010年,600余件唐代于闐文書入藏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當中原漢地同時期絕大多數文書早已湮滅之時,這些文書成為打開古西域神秘歷史畫卷的一把鑰匙,為我們系統再現了唐對西域的統治以及古絲綢之路的繁盛景象,展示了當時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面貌,對維護祖國統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升文化自信具有特殊意義。
截至目前,博物館藏品共計11萬余件(包括2萬件數字類藏品),位居國內高校博物館前列,并在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中被國家文物局、北京市先后表彰。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是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的唯一高校代表,先后被授予“海淀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博物館特色展陳和教育活動也得到國家教育部門、文物部門和北京市的認可。
(責任編輯:吳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