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20日,通州·全球發展論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地標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和北京城市圖書館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和通州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以“構建發展共同體,共創人類新時代”為主題,深入研究闡釋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一系列重要議題。
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發布《人類2050:人與社會全面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為全球發展提供的五大經驗:規模化發展經驗、均衡化發展經驗、和諧式發展經驗、穩定式發展經驗、和平式發展經驗。
《報告》還提出2050全面發展目標四大方向:“集體+制度”導向的世界經濟重塑、“集體+技術”導向的全球基建互聯、“個人+技術”導向的數字技術發展以及“個人+制度”導向的清潔能源發展,旨在以更清晰、精準的統一標準為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科學演進提供前瞻性指引;并指明2050全面發展目標四大紅線:堅決防止大規模世界戰爭、防范全球性經濟危機、警惕技術發展失控危機、避免人為性極端氣候災難,以更好應對全球安全面臨的諸多風險和挑戰,促進全球社會長期可持續發展,走向一個更加和平美好的未來。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表示,本屆通州·全球發展論壇是中國高校首次圍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規劃設計的國際論壇。我們在溝通對話中達成新共識,在相互尊重中謀劃新發展,在互學互鑒中譜寫新篇章,為應對全球性發展挑戰開展了戰略對話、凝聚了發展力量、構建了新的對話平臺,為以推動全球發展共識的確定性應對當今世界發展的不確定性,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新世界開辟了新的合作模式。
論壇上還成立了兩個委員會,分別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戰略與發展委員會和“通州·全球發展論壇”國際顧問委員會。本屆論壇還設立了11個分論壇,與會人員分別圍繞“全球智慧治理與人類發展新形態”“‘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構建全球經貿新秩序”“踐行多邊主義,推動全球金融治理改革”“政黨治理能力與全球南方國家現代化”“新能源與全球氣候議程”等主題展開了討論。
原文鏈接:[中國教育報]通州·全球發展論壇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