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舉行2024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開營儀式。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主持,校長林尚立講話,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周恩來同志的侄女、中國新聞社原副社長周秉德,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中國人民大學首任校長吳玉章同志的孫女、信息學院教授吳本立,“強軍精武紅四連”指導員戴研杰,“全國模范退役軍人”“一家四代戍邊”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義務護邊員龍吉克?卡德爾,“全國三八紅旗手”、云南德宏邊境管理支隊木康邊境檢查站緝毒女民警任莎莎,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褚建好出席,在校校領導朱信凱、吳付來、支曉強等出席。
活動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
中國人民大學“延河講師團”的同學們現場齊誦原創(chuàng)校史朗誦《我們從延安走來》。
張東剛代表學校向2024級本科新生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是新中國唯一一所以“人民”命名的大學,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切寄望“獨樹一幟、勇走新路”的大學,是具有鮮明紅色基因、崇高精神品格、博大人類情懷的大學,是肩負黨的重托、承載國家使命、始終奮進在新時代前列的先鋒大學。從陜北公學時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培養(yǎng)“革命的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培養(yǎng)“萬千建國干部”,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yǎng)“復興棟梁、強國先鋒”,87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始終踐行“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從今天起,中國人民大學將成為同學們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園。希望同學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囑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勇做青春向黨、不負人民的“忠誠先鋒”,勇做勤奮學習、全面發(fā)展的“知識先鋒”,勇做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實踐先鋒”,勇做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奮斗先鋒”,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林尚立表示,中國人民大學誕生于抗日烽火中,前身是中國共產黨于1937年創(chuàng)辦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華北大學。87載的辦學實踐和發(fā)展歷程表明,中國人民大學屬于黨、屬于人民、屬于中華民族,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和鮮明紅色基因,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大學;是一所在黨的幾代領導集體的關懷下發(fā)展壯大,擔負著特殊使命的大學;是一所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yè)作出突出貢獻,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的大學;是一所革命教育家、紅色教育家、人民教育家篳路藍縷、接續(xù)奮斗,“人師”“經師”云集的大學。
林尚立表示,紅色基因是中國人民大學的鎮(zhèn)校之寶,鑄就流淌在人大人血脈中的先鋒氣質。每一名人大學子都要努力踐行毛澤東同志為陜北公學成立所作題詞中詮釋的先鋒使命,始終牢記忠誠是我們應有的精神底色,唯有忠誠之心,才有無我之境界;唯有無我之境界,才有堅定之意志;唯有堅定之意志,才有遠見之卓識;唯有遠見之卓識,才有務實之本領;唯有務實之本領,才有先鋒之力量。希望2024級新生在今后求學路上的最大收獲不是學位,而是人大人的身份,成為擁有忠誠、無我、堅定、遠見、務實、先鋒精神品質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之中的棟梁之才。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大學之道,也是人大學子的成才之道。愿你們從今天開始努力成為真正的人大人,傳承紅色基因,秉承陜公精神,弘揚實事求是校訓,筑牢一切為了黨、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理想信念,在最好的時代抓住最好的機遇,走正路、做實事、立大業(yè)!
周秉德作為老一輩革命家親屬代表發(fā)言。她表示,中國人民大學誕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延安,周恩來同志始終關心中國人民大學的成立與發(fā)展。希望同學們懷揣激情與好奇,勇于探索未知,不僅要在學術的海洋里成就更好的自我,更要錘煉品德修養(yǎng),堅定愛祖國、愛人民的理想信念,為中華之崛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張東剛為周秉德頒發(f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榮譽輔導員”證書。
戴研杰作為國防教育共建單位代表發(fā)言。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和鮮明的紅色基因,是底蘊深厚、人才薈萃、名家云集的高等學府。希望同學們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秉承家國情懷,永葆奮斗激情,在青春的賽道上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yè)砥礪奮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爭創(chuàng)佳績、勇立新功。
來自“北京中軸線”15個遺產點位的學生志愿者代表共同啟動2024-2025學年“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思政課”。
褚建好表示,“北京中軸線”串聯起北京城的文化精髓和歷史脈絡,是北京城的靈魂和脊梁,也是體現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標識。一年來,“北京中軸線”逐漸成為增強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能量樞紐”。展望未來,北京市文物局將與中國人民大學繼續(xù)合力辦好“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思政課”,引領青少年讀懂“北京中軸線”所承載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偉大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和文化觀,使“北京中軸線”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教師代表、文學院教授孫郁發(fā)言。他表示,對人的價值、人的境界、人的情懷的培養(yǎng),是師生的終身課業(yè)。希望同學們時刻牢記教育“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在求學路上保持良好的判斷力和領悟力,將知識轉變?yōu)殪`動的思想,學會向歷史提問、向現實提問、向未來提問,不斷超越自我,成為真正的“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本科新生代表,求是書院、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2024級本科生鐘熠表示,從革命老區(qū)江西于都來到中國人民大學求學,深切感受到了紅色血脈的賡續(xù)傳承。在這所以“人民”命名的大學,我們必將發(fā)揚好“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堅持“實事求是”校訓,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
明德書院院長黃興濤、新民書院院長秦宣、求是書院院長嚴金明、遠見書院院長王小虎、崇實書院副院長范志勇、明理書院副院長許王莉為各書院本科生代表贈送象征精神傳承的人大校徽和書院院徽。
林尚立為2024級本科生軍訓團、軍訓團臨時黨支部、“紅船領航”先鋒營授旗。軍訓團團長劉金奎,軍訓團政委、臨時黨支部書記朱巖,“紅船領航”先鋒營學生骨干代表林永鳳接旗。
活動在全場齊唱人大校歌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