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日報社簽署國際傳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努力把雙方合作打造成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生動典范,共同譜寫新時代校媒融合發展的全新篇章。
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曲瑩璞、編委兼國內部主任紀濤,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出席簽約儀式。中國日報社副社長兼秘書長朱寶霞、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國際傳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主持簽約儀式。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和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戰略部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日報創刊40周年賀信精神,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日報社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深化產學研融合,簽署國際傳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更好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開展有規劃、成體系、多方位的戰略合作,在國際傳播、融媒體平臺建設、智庫建設、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著力推動合作落地落實落細。
曲瑩璞指出,中國日報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份全球發行的英文報紙,是中央主要媒體、國家英文日報和國際傳播主力軍。三年前的今天(2021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日報創刊40周年,要求我們牢記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職責,更好介紹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道路、發展成就,更好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日報社都是適應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大潮而生,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此次戰略合作源于“黨辦的報紙”和“黨辦的大學”的紅色基因,基于新時代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光榮使命,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共同落實“七個著力”重大要求,發揮“高校+媒體”“智庫+媒體”的疊加效應,積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扎實舉措。希望中國日報社和中國人民大學扎根中國大地,創新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推進“未來工程”,構建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拓展渠道平臺,完善多元立體傳播體系,在新征程上不斷深化交流、持續拓展合作,守正創新、砥礪奮進,為建設世界一流新型國際傳媒集團和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東剛指出,2022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高度肯定學校“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強調“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賦予了中國人民大學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光榮使命。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日報社的發展都與黨的發展歷程、與中國革命建設的發展歷程緊密相關,都肩負著習近平總書記的信任和重托,承擔著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希望雙方以此次國際傳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為契機,牢記初心、共擔使命,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通俗化大眾化傳播,共同當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信使;凝聚共識、獨辟蹊徑,依托雙方獨特的平臺優勢和深厚的學科優勢,共同挖掘中國式現代化故事和中華文明故事的資源寶庫;匯聚合力、共育新人,充分發揮雙方作為國際傳播主力軍和新聞傳播教育重鎮的優勢特色,共同凝聚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新生力量;集聚眾智、精準施策,著力打造中國特色、國際水平的新型高端智庫和國際論壇,共同為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注入強勁動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強大力量。
林尚立指出,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日報社簽署國際傳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既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戰略之舉,也是共同探索新時代國際傳播融媒體平臺建設、人才培養和校媒合作新模式的務實之策。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搭建多維度、多層次交流合作平臺,共同深化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闡釋,提升中國話語國際影響力,更好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和中國之理;共同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加強地方發展經驗國際傳播,推動國際傳播理論與實踐創新融合;共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學研融合,提高學生知內知外能力,引導學生在國情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中國人民大學愿與中國日報社攜手共進、團結奮斗,努力打造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合作典范,扎實推動雙方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共同開啟校媒合作新篇章。
鄭水泉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黨政辦、黨委宣傳部、科學研究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國內合作辦公室、外國語學院、新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日報社辦公室、評論部、文教部、事業發展部、人事部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