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第十屆(2024年·春季)宏觀形勢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能多干就多干一些”,20余位國內專家圍繞2024年宏觀形勢、經濟社會和國際安全形勢展望等議題展開研討。
會上,兩份智庫報告《Y型路口上的世界——2024年人大重陽宏觀形勢年度報告》《荒謬的敘事:西方興起“中國崛起頂峰論”的梳理及應對建議》正式發布。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席理事長林尚立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深刻指明了經濟工作的主基調和主旋律,為研判宏觀形勢、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主題召開宏觀形勢論壇,既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應時之舉,也是加強對中國和世界宏觀形勢動態研究和系統研究的創新之舉,更是把脈經濟運行趨勢研判、致力于為中央宏觀決策獻計獻策的務實之舉。他指出,考慮宏觀形勢問題時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式現代化”兩個基本維度。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更好地梳理總結展望中國與全球宏觀形勢,真正了解當下之形與長遠之勢,提供有價值的經濟主張和政策建議,為推動中國經濟的長期穩定持續增長作出應有的貢獻,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世界更美好未來的構建貢獻智慧與力量。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吉炳軒以“分析形勢、解剖問題,以利于把我們的事情辦得更好些”為題作年度特別演講。他表示,就2023年全球經濟發展而言,出現了“一高一低”的現象,即高通脹、低增長。但中國經濟運行的“一高一低”是增速較高與物價較低,與世界經濟的運行特征相反,這充分展現了中國對世界經濟所作出的積極貢獻。展望2024年,世界宏觀形勢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各種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總的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仍然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因此,要學會分析判斷形勢,善于發現機遇、創造機遇、把握機遇、用好機遇,自覺做到“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實干肯干,創新創造。
在主題演講環節,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外交部原副部長樂玉成,保監會原副主席周延禮,第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先后就“2024年宏觀形勢展望”這一議題發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主持該環節。
朱光耀表示,在本次達沃斯年會開幕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全球頂級經濟學家對2024年經濟前景預測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地緣政治沖突、融資條件緊張以及人工智能的破壞性影響幾大主要因素的作用下,全球經濟正面臨著增長前景低迷的一年。在這種巨大的挑戰下,我們也看到了非常光明的前景,就是第四次產業革命正面臨著新的突破。當前中國經濟穩健前行,仍將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面對當前挑戰,我們要堅定信心,把中國的事情辦好, “能多干一些就多干一些”,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樂玉成表示,日前,在中方斡旋和促推下,緬甸相關各方在中國境內舉行了和談,就臨時停火和保持對話等事項達成協議。此前,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特和伊朗握手言和,恢復中斷7年之久的外交關系,國際社會紛紛點贊。過去一年,中方同有關各方積極溝通接觸,為推動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的政治解決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新的一年,中國將繼續站在和平的一邊、公正的一邊、對話的一邊,為世界和平奔走努力。
周延禮表示,我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積極主動、穩健有序、互利共贏,贏得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在對外開放的推動下,我國銀行業發展勢頭穩健,保險業發展潛力巨大,資管行業發展前景廣闊,“一帶一路”金融服務行穩致遠,金融監管國際合作深入推進。未來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歇,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改變。
江小涓表示,2023年我國經濟總體恢復向好,達到了預期目標,但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存在。經濟企穩向好要靠短期的政策組合,更要靠改革開放提供長期的新動能。我們目前面臨的國際經濟環境和以前大不一樣,下一步面臨的摩擦、競爭會成為常態。她認為,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增強其在華經營的信心非常重要。除了以開放促發展之外,還要以開放促改革。
王文發布了《Y型路口上的世界——2024年人大重陽宏觀形勢年度報告》《荒謬的敘事:西方興起“中國崛起頂峰論”的梳理及應對建議》兩份智庫報告。
《Y型路口上的世界——2024年人大重陽宏觀形勢年度報告》認為,2024年,世界在政治、安全、經濟、金融、社會等五個維度面臨“Y”型路口的選擇,形成“十面埋伏”布局。在金融投資和貨幣政策方面,全球大多數國家的貨幣政策將繼續一段時間的緊縮周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2024年,發達經濟體增速將明顯低于發展中經濟體,亞洲將成為最大的增長極,“東升西降”的趨勢進一步明顯。從整體而言,依靠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經濟復蘇的強力推動,Y型路口上并不會爆發大規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但部分發達國家會面臨頻繁的金融不穩定性突發事件。報告認為,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們應該更加堅定不移提倡加強國際合作和改革開放,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向著更加開放、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荒謬的敘事:西方興起“中國崛起頂峰論”的梳理及應對建議》報告指出,近年來,西方政客、媒體與智庫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一場“中國崛起頂峰論”,認定中國崛起已到頂峰,唱衰中國發展前景,打壓中國增長預期。報告發現,該輪“中國崛起頂峰論”就是新版的“中國崩潰論”,但這輪輿情顯現出規模最大、頻率最高、持續時間最長、范圍最大、來源最廣幾個特點。報告指出,眼下當務之急是堅持深化改革、全方位對外開放、做大經濟“蛋糕”、提升民眾普遍收獲感,用事實回擊“中國崛起頂峰論”荒謬的敘事。
在“2024年經濟社會形勢展望”主題研討環節,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海洲、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翟東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先后發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劉英主持。
在“2024年國際安全形勢展望”主題研討環節,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吳志成,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原所長、四川大學講席教授房寧,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秦宣,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鼎鑫,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同濟大學特聘教授劉興華先后發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研究部主任、研究員蔡彤娟主持。
在RDCY(人大重陽)夜話環節,資深媒體人胡錫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東、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偉就“新質生產力與中國發展預期”話題展開研討,王文主持該環節。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承辦,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協辦。
作為中國人民大學標桿性學術品牌之一,宏觀形勢論壇以中國人民大學深厚的經濟、金融、政治、國際關系等學科特色和底蘊為支撐,以豐沃的學術土壤和優秀的學者隊伍為依托,始終自覺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為學術己任,積極服務黨和國家發展改革穩定戰略需求,持續為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