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由中國人民大學和新華社快看聯合出品的大型原創音樂史詩劇《風華正茂》走進“雙一流”高校首演在明德堂舉辦。
本次活動由新華社快看視頻號、微博、抖音、快手號,新華網客戶端、新華云直播平臺、“人民網+”客戶端同步線上直播,在線觀看人數破百萬。
大型原創音樂史詩劇《風華正茂》擷取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征程中的重大歷史節點和經典故事,以藝術形式生動展現了黨在歷史長河中凝練出的精神譜系,是黨史學習教育青年化闡釋的一次藝術探索和生動實踐。
百年崢嶸歲月,恰是風華正茂。該劇以時間線為軸,縱貫百年黨史,以“一線串珍珠”的結構方式,選取中國共產黨各個歷史時期的紅色經典故事,用《映山紅光》《開天辟地》《滿門忠烈》《五星紅旗》等10余個篇章串聯起重要的時間節點,以20余個重要歷史事件、100余年崢嶸歲月為背景和線索,講述了一個個壯烈的革命故事,不僅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百年風雨的偉大歷程,還創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影像史詩。
我校學生藝術團多個原創藝術作品有機融入、高質量完成演繹,充分呈現人大元素,將黨史教育與校史教育緊密結合。其中,北京市大學生藝術節金獎作品、原創舞蹈《青春之歌》經過再編,作為開場舞在“偉大建黨精神”篇章《映山紅光》一幕亮相;北京市大學生戲劇節金獎作品、原創話劇《陜北公學》(節選)在“抗戰精神”篇章中作為獨立一幕上演;全國大學生藝術節金獎作品、原創舞蹈《點亮雪山下的希望》在“脫貧攻堅精神”篇章完成首次校內完整演繹。人大學子的精神風貌與專業能力,得到了同臺演出《風華正茂》劇組和全場觀眾的高度贊許。
國家危難關頭,一群青年相聚于陜北公學,棄筆從戎,浴血奮戰,不畏粉身碎骨,但求保家衛國,這是他們的青春之歌。
(原創舞蹈《青春之歌》以陜北公學青年為原型創作)
百里跋涉、穿越戰火,磨不滅青年心中的火炬。戰斗的學習、戰斗的生活,只為那一份堅定的信仰……歌聲中,又一群青年畢業了。再會吧!在前線上!且聽那“要造就一大批人”的錚錚誓言響徹天地。
(原創話劇《陜北公學》)
背起行囊奔赴遠方,真心誠意澆灌夢想,揮灑熱血播種希望。面對著一場阻斷代際貧困傳遞的教育實踐,有人已經歸來,有人正準備出發。他們,永遠行走在點亮大山希望的道路上!
(原創舞蹈《點亮雪山下的希望》以中國人民大學扎根云南怒江蘭坪的研究生支教團為原型創作)
現場觀眾商學院2020級本科生羅郅遠表示,從五四運動到嘉興紅船,從萬里長征到陜北公學,從萬里春風到脫貧攻堅,舞臺上的每一幕,都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堅定初心使命、不懈為民奮斗的縮影。有1937年毛澤東同志為陜北公學成立時的題詞,有耳熟能詳的人物江姐,有八女投江以身殉國,也有當代佘太君滿門忠烈。當代青年要以英雄為榜樣,銘記歷史,砥礪前行,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學生藝術團話劇團成員國際文化交流學院2023級碩士生広野彩衣表示,陜北公學時期同學們的條件非常艱苦。進入到角色以后,那種動蕩時代、艱苦條件和崇高信仰帶給一個人的精神洗禮是言語無法形容的。當我們脫下那身做臟做舊的衣服,重新回到現實生活時,那種戲里戲外的反差感總會讓我們格外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安定。
學生藝術團舞蹈團成員社會與人口學院2021級本科生楊舒涵表示,在這風華正茂的年歲,“堅守”“傳承”“奮斗”是我們的名片。《青春之歌》熔鑄了九年以來所有在團成員的心血與情感,代代傳承;《點亮雪山下的希望》是我校于2020年編排、榮獲全國大藝展金獎的原創劇目的初次翻版。同學們在繁忙的期末周、求學求職季努力克服困難、頂住壓力,用心詮釋角色,我們用舞蹈致敬陜公青年!致敬時代新人!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站在新的起點上,人大青年將始終牢記囑托,奮進新時代前列,復興路上,人大青年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