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中國人民大學黨校(行政學校、社會主義學校)2024-2025學年春季學期發展對象培訓班開班式暨首場黨課在明德堂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黨校(行政學校、社會主義學校)校長張東剛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之大者”的重要論述,以“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為主題作開班動員講話并講授首場黨課。黨委副書記青格勒圖主持。
張東剛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國人民大學持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以“先鋒”姿態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的關鍵之年。在這一關鍵節點上舉辦本次發展對象培訓班開班式,對于學習黨的理論知識、提升黨性修養、錘煉精神品格、增強理想信念、培養先鋒力量意義重大。
張東剛從深刻理解什么是“國之大者”、為什么要胸懷“國之大者”、怎樣能夠胸懷“國之大者”三個方面出發,就深入理解、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之大者”的重要論述的內涵要義,以及青年人如何自覺胸懷“國之大者”、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作了系統講授。
張東剛指出,“國之大者”指的就是那些關系國家整體利益、全局利益、長遠利益的大問題,是影響或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情,是黨中央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謀劃、重大決策,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事關人民幸福生活的大事、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都是“國之大者”。
張東剛強調,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青年的殷切囑托和熱切期待,也必然要成為中國人民大學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黨員的努力方向。青年人胸懷“國之大者”,才能樹立為祖國和人民奮斗奉獻的理想信念,才能將個人學習成長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才能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重任,才能成大才、擔大任,成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強大力量。
張東剛對即將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人大人如何胸懷“國之大者”、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勇氣,樹立讓黨放心、不負人民的報國之志。中國人民大學在88載辦學歷程中,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展現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新時代的人大黨員,一定要牢記入黨初心,永葆政治本色,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自覺追求,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要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自覺增強政治認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要堅持人民立場,不忘初心使命,繼承和發揚人大人的優良傳統,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奮斗。二是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骨氣,堅定扎根中國、綻放青春的奮斗目標。人大人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堅持實事求是,推動實踐創新,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新時代的人大黨員要向前輩學習,繼續投身鮮活的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關注現實,用眼睛看見時代浪潮;走進實踐,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務于本分,用內心體悟榜樣力量,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綻放青春光彩。三是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底氣,錘煉求真實干、挺膺擔當的強國本領。作為胸懷“國之大者”的新時代人大黨員,要勇于創新、做敢為人先的“開拓者”,腳踏實地、做自強不息的“奮斗者”,擔當責任、做強國建設的“奉獻者”,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為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青格勒圖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第45期學生發展對象培訓班暨第44期教工發展對象培訓班學員、輔導員及部分學生骨干共約900人參加開班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