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發布《教育部關于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立項的通知》,依托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申請的“量子態構筑與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立項,這是中國人民大學獲批的第二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重點實驗室依托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光電功能材料與微納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子散射重點實驗室”,融合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學、理論物理等多個二級學科,在材料計算與模擬、材料合成、凝聚態譜學、量子態操控等四種技術途徑上布局。根據技術特色和互補關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聚焦量子物態和量子信息的尖端科技,在非常規超導、量子磁性、拓撲物態和量子計算等前沿方向攻堅。
重點實驗室擬在三個具體研究方向重點規劃:量子關聯材料設計和物性模擬(依托于二級學科理論物理)、量子關聯物態的制備和調控(依托于二級學科凝聚態物理)、人工量子體系中的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依托于二級學科原子分子物理、光學)。
重點實驗室擁有較為完備的高端譜學設備包括三軸中子譜儀、低溫凝聚態核磁共振系統、高精度角分辨光電子能譜系統、低溫強場拉曼光譜系統、分子束外延及其掃描隧道顯微系統,先進量子物理平臺包括離子阱量子物理實驗系統、冷原子量子模擬實驗系統和具有計算峰值達百萬億次的高性能計算平臺。此外,還擁有材料制備、物性表征和調控等方面的多套設備構成的公共測試平臺,具備“先進計算-樣品制備-材料表征-物態研究”的全鏈條研究能力。
(離子阱量子物理實驗系統)
重點實驗室未來將聚焦量子物態科技前沿和國家相關戰略需求,匯聚海內外高層次優秀青年人才,開展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工作,培育頂尖科學家,成為量子物態科學相關研究領域的創新高地和區域交流中心。
在中國人民大學建設“量子態構筑與測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將充分發揮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在此領域已形成的交叉融合和方向聚焦的優勢,打造一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團隊,培育一批拔尖創新型專業人才,形成一個面向國家量子技術重大戰略需求的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和拔尖人才培養基地。
此外,量子科技是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和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戰略方向,本實驗室的建立還將推動北京市在量子信息和光子與微納電子領域的協同創新,對實現首都“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未來,中國人民大學“量子態構筑與測控”重點實驗室將不斷發揮自身優勢,為滿足國家量子技術重大戰略需求貢獻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