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論壇開幕。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致辭并宣布論壇開幕。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殷勇主持開幕式,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魏小東出席。
尹力指出,黨中央高度重視首都北京的城市治理和民生工作。接訴即辦就是我們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過程中探索形成的,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以市民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我們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深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一大批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解決;堅持黨建引領,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成治理優勢,黨員干部公仆意識、為民情懷、擔當精神顯著增強,基層治理效能穩步提升;堅持以制度力量壯大實踐成果,頒布實施《北京市接訴即辦工作條例》,積極推進“小切口”改革創新,有效豐富了超大城市治理經驗。
尹力指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號角,強調了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原則,明確了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等一系列要求。我們將繼續沿著接訴即辦這條路走下去,進一步探索形成以接訴即辦為牽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樣板”,為“中國之治”作出應有貢獻。我們將牢牢站穩人民立場,把接訴即辦作為民生工作主抓手,強化系統治理、標本兼治,辦好群眾身邊的事;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精治共治法治,持續探索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路徑;與兄弟省市一道,加強區域協同,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增進國際交流合作,在城市可持續發展、創新治理方式等方面凝聚更多共識。
本屆論壇以“群眾訴求驅動 超大城市治理”為主題,論壇由開幕式和主論壇、6場平行論壇、閉幕式組成,同時舉辦群眾訴求驅動超大城市治理成果展,場景化展示北京接訴即辦改革和各城市治理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出席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論壇,并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建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接訴即辦改革的北京經驗”的主旨演講。
林尚立指出,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北京市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接訴即辦改革切實解決民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讓市民和黨委政府有更多機會面對面互動、心貼心交流,使每一個生活在首都的民眾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實現了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高度統一。公眾的廣泛參與也為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開創了合作共治、協同推進的新模式,有效加速了首都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建構步伐,書寫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首都篇章。
林尚立針對當前首都社會治理體系中存在的痛點和難點,提出了關于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四方面建議。一是要以持續強化黨建引領為根本指引,切實依托黨建的組織引領實現多元治理主體的聚合,以“大黨建+社會治理共同體”的思路建構中國式的共融型治理結構,為社會治理共同體凝聚強大的組織力量。二是要以持續激活治理動力為內生源泉,激發各個治理主體的責任意識、合作意識、法治意識。要充分利用各類科技手段完善信息資源的共享機制,通過搭建高效便捷的信息溝通與傳遞平臺,提升各類社會治理主體之間的信任度,有效助力聯動解決公共問題。三是要以持續推進權責共生為協同之基,要明確社會治理主體各自的身份定位,以權責共生的理念合理安排角色功能,充分發揮各治理主體的優勢和功能。四是要以持續健全制度規范為重要保障,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要積極制度化符合基層社會治理規律的人民訴求,并通過配套的規則和措施保障其有效落實。
林尚立強調“接訴即辦”守初心、暖民心,是新時代首都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一個重大成果。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作為中央在京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始終積極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發揮自身“獨樹一幟”的人文社科領域研究優勢,為優化首都社會治理提供優質高效、切實可行的“人大方案”。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持續打造“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最懂北京”的首都高端智庫,鼓勵更多學者深化包括接訴即辦改革在內的首都各項研究,在推動構建首都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建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首都社會治理共同體上展現新作為、體現新擔當。
(責任編輯:董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