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承辦的“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第三屆年會暨集體勞動爭議處理與勞動關系的轉型及挑戰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隆重開幕。
中國人民大學紀寶成校長,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楊志明副部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張鳴起副主席,中企聯執行陳蘭通副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社會法學研究會會長賈俊玲,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關系研究所所長、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會長常凱先后為年會致辭并發表演講。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院長曾湘泉教授主持了開幕式。
紀寶成校長在講話中代表學校對與會的領導和代表表示歡迎和感謝。
他指出,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人文學科為主、擁有精湛的理工學科的研究性大學,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的旗幟”。勞動人事學院作為我國勞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自1983年成立以來,就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關注社會的最新變化,緊扣社會的重大現實問題。建院二十多年來,在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我在勞動人事學院建院二十周年的座談會上就曾指出,要加強勞動關系的學科建設。經過近些年的努力,憑借人民大學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底蘊,以勞動人事學院在國內勞動科學方面的領先地位為依托,在常凱教授領銜的一批勞動關系專家的努力下,勞動人事學院已經成為我國勞動關系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目前,勞動關系專業方向已經招收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學生。如此系統的勞動關系學位教育,這在國內還是第一家。近年來,這些學者不僅出版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成果,而且在維護勞工合法權益、協調企業勞動關系特別是集體勞動爭議處理、完善勞工政策特別是《勞動合同法》立法等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還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勞資矛盾也在不斷積聚并逐漸顯現。近年來,勞動爭議的數量急劇上升,特別是在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之后,集體性的勞動爭議事件也時有發生。勞動關系調整已經處于從個別調整向集體調整轉變的重要時期。勞動關系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中國勞動關系已經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如何形成規范化、法制化的勞動關系,是今后中國勞動關系發展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基本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加強勞動關系的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理論成果,培養更多優秀的勞動關系專業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楊志明副部長在致辭中對此次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對勞動關系學會,特別是勞動人事學院專家和學者在勞動關系理論研究和維護勞動者權益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著重分析并強調了政府在解決勞動關系中的重要作用。
全國總工會張鳴起副主席在講話中深刻分析了目前中國勞動關系所發生的新變化,他認為,研究勞動關系中新變化發生的規律,是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包括工會理論研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中國企業聯合會陳蘭通執行副會長在發言中特別強調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進程中企業與企業家的重要職責。他指出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依靠職工辦好企業,關愛員工、善待員工,要實現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常凱教授在會上發表演講。
在大會主題報告部分,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關系司司長邱小平,山西財經大學科研處處長楊俊青教授、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工會學系教授許曉軍、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陳敬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勞動關系教研室主任李麗林副教授分別作了五個精彩報告。宋曉梧會長主要圍繞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如何協調好勞動關系;邱小平司長的報告則從分析當前勞動關系狀況入手,對勞工政策的概況、效果及未來的發展設想作了介紹;楊俊青教授從經濟學的視野出發,對未來企業經營模式的轉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陳敬慈博士則重點回顧了中國集體勞動爭議發展歷史以及中國勞工政策的演變歷程;李麗林副教授則對三方協商機制的完善與改革作了系統闡述。
此次年會將持續兩天時間,隨后將分四個分論壇就“勞動關系轉型及勞動關系理論的探索與發展”、“經濟危機后勞動關系的變化及狀況”、“集體勞動爭議與集體行動(罷工)的預防和處理”、“新生代產業工人研究”、“集體談判與集體合同”、“企業勞動關系變化及人力資源的發展與轉變”、“勞動關系的演變與比較勞動關系研究”、“勞動關系教學與專業發展”等八個專題展開深入探討。另外,為鼓勵和提攜年青學者,此次年會還在12日下午開設“勞動關系博碩論壇”,為有志于勞動關系研究和實務的博士、碩士們提供展示與交流的機會。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勞資矛盾也在不斷積聚并逐漸顯現。近年來,勞動爭議的數量急劇上升,特別是在經歷了08年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之后,集體性的勞動爭議事件也時有發生。勞動關系調整已經處于從個別調整向集體調整轉變的重要時期。勞動關系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中國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發展。中國勞動關系已經處于重要的轉型時期。如何形成規范化、法制化的勞動關系,是今后中國勞動關系發展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基本方向。如何保障勞動者的集體權利,包括團結權、集體談判權和集體爭議權以及民主參與權已經成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加強勞動關系的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理論成果,培養更多優秀的勞動關系專業人才就顯得更加必要了。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屆年會的召開必然會進一步推動國內勞動關系的理論研究,也一定會對推進中國勞動關系專業和學科的正規化建設產生重要影響。
來自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等102家單位(其中66所高校)的240多名正式代表,以及來自勞動人事學院師生共計400多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開幕式。
(編輯:劉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