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周年。4月10日,在第9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總體國家安全觀·創新引領10周年”——總體國家安全觀與國家安全學高層次人才培養研討會舉辦。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長范維澄;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原黨委書記、原校長程琳;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長葛元杰,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欒宗濤;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達品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主持。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兄弟院校專家學者,地方教育部門代表、中小學代表,思政課一線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等參加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指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承辦。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
翁鐵慧指出,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周年。十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社會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深入開展新時代維護國家安全偉大斗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持續提供堅實安全保障。教育系統特別是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要地。過去十年,教育戰線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健全大安全格局、塑造大安全態勢,主流價值引領昂揚向上、國家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國家安全學科積厚成勢,風險防范化解主動及時,為維護國家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當前,在“兩個大局”加速演進并深度互動的時代背景下,回答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必須要一以貫之、不折不扣貫徹落實好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國家安全人才培養把好方向、筑牢根基。要加強學理化闡釋,書寫自主知識體系的“國家安全篇”,不斷延展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闡釋的層次和深度;要加強立體化建構,著力推動多學科融合發展,更加有力服務國家安全重大戰略;要加強系統化培養,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和專業素養,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加強實戰化應用,積極構建高水平教育安全體系,堅定不移為維護國家安全守好教育陣地。
張東剛指出,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這一戰略思想科學擘畫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整體布局,鮮明提出了新時代國家安全的根本政治保證,深刻指引了新時代國家安全的前進道路。新時代賦予高校筑牢整體安全、承擔安全育人、提升國家安全科學水平、建設國家安全決策咨詢智庫的重大政治使命。中國人民大學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把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作為聽黨話、跟黨走的具體行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和傳承紅色基因的自覺擔當,致力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加快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國家安全人才。中國人民大學愿與兄弟高校攜手共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守好黨的這塊重要陣地,聚力發揮理論優勢、學科優勢、人才優勢,深化總體國家安全觀理論研究闡釋、宣傳普及,加快學科基礎設施和研究平臺建設,努力建構國家安全學自主知識體系,不斷筑牢國家安全人才根基,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范維澄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我們黨歷史上第一個被確立為國家安全工作指導思想的重大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百年奮斗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安全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國家安全學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的綜合性交叉性核心支撐學科。自2020年以來,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著力擬定學科標準,不斷完善運轉機制,統籌實施系統工程,搭建拓展交流平臺,深入探索建設路徑,為建構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知識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打下堅實基礎。下一步,學科評議組將以黨的二十大關于國家安全的總體戰略部署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安全的重要論述,將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融入構建新安全格局的實踐,以更高站位服務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把握好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以科技創新引領國家安全學學科發展;逐步建構起多學科融合的自主知識體系、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以交叉融合奠定國家安全學學科底色,為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學科和人才支持。
開幕式后,林尚立作大會主題報告。他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重要理念、重要理論和重要方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成功的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當前,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立足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覺擔當起應對重大國家安全風險挑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使命。要聚焦核心學科議題,因應時代發展變化,以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為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創造性實踐,加快探索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有效路徑;要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科學回答時代課題,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和邏輯框架,更好推動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要把握交叉學科特色,推進學科深度融通,以學科交叉賦能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構建;要厚植家國情懷,賡續紅色基因,以培養政治堅定、專業過硬的復合型高素質國家安全人才推動學科高質量發展。
程琳在主題報告中指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關乎國家發展穩定和社會長治久安。自2020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設置國家安全一級學科以來,國家安全學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要深刻把握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建設的原則,以國家安全為中心,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樹立風險意識,堅持實事求是,敢于開拓創新,著力構建學科基礎理論及學科架構體系;要創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國家安全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創新國家安全學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方法、模式、機制、體制,切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要創新建構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學科體系,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快構建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體系、課程體系、能力體系、話語體系,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人才支持。
鄭水泉主持。
在大會交流發言環節,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少將唐永勝,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傅小強,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唐士其,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張驥就“總體國家安全觀”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家安全交叉學科平臺首席專家黃大慧,清華大學安全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國家安全學學科設置論證工作組組長申世飛,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院長、公共外交學院院長肖晞,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張海波就“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北京師范大學副教務長兼學位辦主任周亞,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馬方,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院長李麗華,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就“國家安全教育”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澄海全球發展與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長楊光斌主持交流發言。
當天下午,“總體國家安全觀與國家安全研究” “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等三個分主題研討同步舉行。分主題研討分別由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國家安全學系主任于鐵軍,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張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張曉京主持。閉幕式上,范維澄、程琳作大會總結發言。黃大慧主持閉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