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展望2024:百年變局下的世界秩序與地區動態”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成立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艾平,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出席儀式并致辭。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岳曉勇,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上海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姜鋒,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寧琦,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出席儀式。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主持。
張東剛在致辭中指出,區域國別學不僅是“大學之學”,更是“大國之學”。中國人民大學系統整合現有區域國別學教學科研平臺和機構,成立區域國別研究院,既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構區域國別學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應有之義,更是增強外交的戰略自主性和主動性、積極服務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的主動擔當。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擦亮鮮明底色,始終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對標中國式現代化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彰顯使命擔當,打造“獨樹一幟”的標志性成果,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走好研究新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區域國別學,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營造更有利國際環境、提供更堅實戰略支撐。
艾平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人民大學在區域國別學領域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積淀,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時、大有可為,將為服務新時代中國外交、落實“三大全球倡議”、推動人類文明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科學統籌、優化機制,以有組織科研為抓手,進一步推動學科深度交叉,更好彰顯區域國別研究的政策價值、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努力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準的區域國別學知識譜系和理論架構,建成具有全球預警和分析研判能力的“大國新時代智庫”,為國家培養和輸送高素質對外交往的實務型和研究型人才貢獻力量。
岳曉勇、楊丹、寧琦圍繞建構區域國別學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推動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進行主旨演講。
岳曉勇表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形勢和新目標要求我們進一步認識外部世界,準確把握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演變,更加全面、深入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精準制定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區域國別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的成立必將在建構區域國別學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培養跨學科、復合性專業人才,研究解決對外工作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上發揮巨大潛力,為破解新時代中國外交重點、難點問題提供有力支撐,為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楊丹表示,區域國別學是服務大國崛起的“大國之學”,是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的“大學之學”,也是中國人民大學獨具特色的“人大之學”。區域國別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對高校的學術能力、治理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全球視野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凝煉中國表達,匯聚中國智慧,增強學術研究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高質量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寧琦表示,開展區域國別研究,就要對重點國別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總結不同國別的代表性特征和問題,提取區域中的共性和差異性問題,闡釋深層次的歷史與現實的關聯,促進多元文化的包容共生和彼此尊重。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的成立必將為建構區域國別學中國的自主知識體系注入強大動力,為培養具有較深的東西方文化造詣,具有創新精神和學術功底,具有國際視野和家國情懷,能夠在與不同文明、不同學科的對話交流與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高素質區域國別研究人才添磚加瓦。
王軼主持。
艾平、張東剛、岳曉勇、楊丹、姜鋒、寧琦、鄭水泉、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為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揭牌,并為高級研究員頒發聘書。
成立儀式后,“展望2024:百年變局下的世界秩序與地區動態”學術研討會舉行。
上海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姜鋒,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周琪,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崑,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院長羅林,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翟東升圍繞“2024年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展望”進行現場發言,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視頻發言,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黨委書記張曉京主持。
吉林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吳昊、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劉昌明、四川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志強、華中農業大學特聘教授王戰、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圍繞“百年變局下的地區局勢解析”進行發言,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區域國別研究院副院長陳方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楊光斌在本次研討會的總結中強調了區域國別學的學科特點,即微觀方法與宏觀理論的有機融合。在微觀層面,田野調查對于深入理解世界各國扮演著關鍵角色,這是人工智能所無法替代的。在宏觀方面,區域國別學的核心在于理解由世界市場和政治思潮所引發的制度變遷。
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等部委機關相關同志、兄弟高校代表、研究員團隊代表等出席成立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