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努力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教師發展體系,5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攜手兄弟高校團結奮斗,舉辦中國高校教師發展論壇暨首屆高校教師發展工作研討會。
在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支持下,首創中國高校教師發展論壇,成立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發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校教師發展體系倡議,主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校教師發展體系。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聯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蘭州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共15家高校共同組建聯盟并發出倡議,凝聚各地高校教師發展機構力量,攜手共建中國高校教師發展平臺,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體系,以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支撐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以及100余所高校負責同志及高校教師發展機構負責同志近350人與會。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出席并講話。會議指出,今天舉辦高校教師發展論壇暨高校教師發展工作研討會,全國100余所高校的負責同志以及專家齊聚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交流高校教師發展工作經驗,探討高校教師發展的工作思路。大家的成績和經驗,是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上的重要成果,要深入總結、凝練,廣泛交流、推廣,為創新人才培養和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提供堅強的師資保障。
會議就進一步加強高校教師發展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深刻認識加強高校教師發展工作的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統籌安排、一體部署,意義深遠。教師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支撐、人才自主培養的重要保障,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提升教師能力素質的重要意義,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完善工作機制,推動高校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發展工作在新時代邁上新臺階、實現新超越、取得新成就。二是全面把握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的內涵。突出實效,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重在養成,深化師德師風涵育;立足崗位,提升教育教學能力。高校教師發展要培養教師過硬的政治素質、高尚的師德修養、扎實的專業能力,三者必須統籌建設,缺一不可。三是著力完善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的工作機制。高校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將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發展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完善工作機制,形成高校人力資源開發和教師職業發展的良好生態。完善制度,健全教師培訓制度,推進教師評價改革;細致規劃,把握不同階段教師發展特點和需要,把支持青年教師發展放在突出位置;創新方式,推動教師培訓與數字技術、實踐性學習和國際交流合作的深度融合;建強隊伍,明確教師發展中心職責任務,提升專業水平,搭建交流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出席并致辭。他表示,此次創辦中國高校教師發展論壇,舉辦首屆高校教師發展工作研討會,既是中國人民大學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也是高校大力培養“經師”和“人師”統一者的實踐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意義,深刻指明了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方向,深刻揭示了高校教師群體的神圣職責,深刻闡明了高校教師的時代使命,為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來,中國人民大學牢記政治囑托,按照“舉旗幟、走新路、做先鋒”的總體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全面深化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把抓好思想引領、傳承紅色基因作為首要任務,把落實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作為根本使命,把優化體制機制、深化評價改革作為動力源泉。
學校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與兄弟高校一道,團結合作、奮發有為、砥礪前行,聯合發起成立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目的在于鑄牢教師發展共同體,賦能涵育成就大先生,加快構建以培養“經師”和“人師”統一者為目標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校教師發展體系。衷心期盼聯盟成立后,以凝聚思想共識、服務教師發展、匯聚奮斗合力為己任,聚焦方向明、學問高,大力培養專業精通、潛心治學的“經師”;聚焦主義真、德行正,大力培養信念堅定、潤己澤人的“人師”;聚焦敢擔當、勇作為,大力培養胸懷“國之大者”、服務偉大實踐的“經師人師統一者”,推動打造政治過硬、適應中國式現代化要求、具備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時代新人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教育力量。
會上,參會領導為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揭牌,并發布倡議。
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致力于凝聚各地高校教師發展機構力量,攜手共建中國高校教師發展平臺,著力打造一流高校教師隊伍和人才隊伍。探索構建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體系,以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支撐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向全國高校發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校教師發展體系倡議書(節選)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打造“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我們謹向全國高校發出如下倡議:
一、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踐行者
我們倡議,建立“黨的全面領導下師德師風教育常態化機制”,引導廣大教師在鑄魂育人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二、全面推進高等教育質量革命,做高等教育卓越教學文化的自覺追尋者
我們倡議,定期舉辦“中國高校教師發展論壇”,為中國高校和高校教師提供全國性的教師發展平臺,打造追求卓越教學的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文化。
三、全面深化教育教學研究,做教師發展理論和實踐創新的智慧貢獻者
我們倡議,組織開展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重大理論與實踐研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優勢,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貢獻高校智慧力量。
四、全面優化教師發展制度體系,做廣大教師發展成長的全程引航者
我們倡議,推進中國高校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建構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校教師發展體系。
五、全面整合優質資源,做高校人才高地的積極建設者
我們倡議,以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為平臺,共享優質教師發展資源,助力高校教師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的全面提升。
讓我們并肩攜手,以高質量教師隊伍支撐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保障。
在代表發言環節,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魏一鳴表示,成立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力舉措,是推進構建中國特色教師發展體系的重要里程碑。北京理工大學順應時代,圍繞一流大學建設目標,堅持服務與培育并重,形成了人人關愛教師成長、人人爭做大先生的良好生態。北京理工大學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打造新形態教師發展中心,進一步建立健全一流教師發展和服務體系,與聯盟各高校攜手并肩,共同建設肩負教育強國重任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師資隊伍。
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從抓體制機制建設,完善教師思政頂層設計;抓理論武裝,加強教師隊伍政治建設;抓師德師風,營造風清氣正育人氛圍;抓教育教學培訓,強化教師責任使命擔當及教學業務能力建設等方面,介紹了復旦大學在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征程中,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深入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不斷提升教師育人意識與育人能力,引導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立志當好立德樹人的大先生。
中山大學副校長劉濟科表示,廣大教師承擔新時代育人的責任和使命,在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背景下,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以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至關重要。中山大學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構建多層面、多環節、多主體參與的師德師風建設格局,建立教師發展支持體系,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對外交流合作。中山大學將與聯盟高校一起,凝心聚力,融合發展,賦能教師成長,造就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蘭州大學副校長勾曉華表示,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教師隊伍,需要建立創新引才育才機制,構建“穩、培、引、用”全方位教師培養發展支持體系。蘭州大學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首要內容,不斷完善教學發展培訓體系,健全教師培育支持體系,深化評價制度改革,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與聯盟高校一同推動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胡百精主持并表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征程的號角,讓我們以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為平臺,共享優質教師發展資源,助力高校教師教學水平和高校人才培養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專家報告環節,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專職委員(副部長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管培俊表示,值此深入開展主題教育之際,以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高度推進落實教師隊伍建設的一系列重大舉措,是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戰略部署的重中之重。要以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建設高校教師人才高地,首先應當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理念,其核心與難點在用人機制、其關鍵在評價考核機制。人才引領發展需要經歷開辟新賽道、激發新動力、塑造新優勢的必由之路。只有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人才支撐轉向人才引領,才能實現根本轉型,實現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表示,高校教師的發展是大學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大學實現人才引領的重要依托,也是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高校教師的政治思想、職業精神與專業素養等得到了普遍提高,但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與能力發展的動力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發展的學術機制能夠有效地提升與促進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與能力,及其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并且不斷提升大學教學的學術性,保障和提升大學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表示,新時代對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各高校要拿出新舉措。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高校教師專業素質能力;以數字化推動教師成為教育變革的主力軍;加快培養青年人才,發揮博士后人才教師蓄水池作用;推進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建設;深化高校教師管理制度改革,激發教師活力;加強高校教師發展支持服務,促進專業發展。希望各高校利用好聯盟機會,促進高校教師在專業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創新、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可持續合作,在國際舞臺展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校教師發展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易表示,中國人民大學期待通過全國高校教師發展聯盟,凝聚各地高校教師發展機構力量,共享優質教師發展資源,以高質量教師隊伍支撐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師發展新路。
下午,來自各高校負責同志及高校教師發展機構負責同志就多個主題進行研討。
分論壇一主題為“基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高校教師發展體系構建”。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賈文鍵,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許曉東,西南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愛華,西南財經大學教師工作部部長葉作亮,首都師范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教師工作部部長蘇寄宛,浙江大學人力資源處處長、黨委教師工作部部長王靖岱,浙江大學本科生院教學研究處副處長何珊云,吉林農業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于彥華等嘉賓進行研討。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宋科主持。
分論壇二主題為“數字時代的教育教學變革與教師數字素養提升”。中山大學教務部質量處(教材處)處長張雁,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譚紅巖,重慶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黃璐,東南大學教師工作部副部長李駿揚等嘉賓進行研討。武漢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趙菊珊主持。
分論壇三主題為“新時代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路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覃紅,南昌大學副校長劉耀彬,大連理工大學教師工作部部長(人力資源處處長、黨委人才辦公室主任)叢豐裕,東北師范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教師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廣,中國人民大學人事處副處長黃一順等嘉賓進行研討。北京林業大學教師工作部部長、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張鑫主持。
分論壇四主題為“深化精準培訓改革助力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廈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計國君主持并發言。電子科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羅小蓉,河北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促進中心主任金勝勇,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譚松濤等嘉賓進行研討。
分論壇五主題為“一流高校教師發展工作隊伍與教師發展中心建設”。同濟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馮身洪,河北大學副校長孟慶瑜,北京理工大學教學促進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龐海芍,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師工作部部長侯中偉,山東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教學促進與教師發展中心主任張樹永,華中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院長吳軍其,中南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金一粟等嘉賓進行研討。北京理工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羅佳主持。
5個分論壇組長代表本組匯報發言,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黃小華作研討會總結,胡百精作會議總結,中國人民大學教務處處長吳健主持。
黃小華對研討會深化認識、明確重點、交流經驗的作用表示肯定,并就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發展工作提出了希望。高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發展工作,進一步深入領會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部署;要深化高校教師發展中心建設,夯實高校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高校要用好平臺機會,加強交流合作。把加強高校教師發展工作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深刻把握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內涵,共同推進中國高校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探索建構一體多維、協同聯動的高校教師發展支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