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本報在頭版發表中國人民大學臺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的“光明專論”《努力開創澳門更加美好的明天》一文,在澳門知識界引起熱議。澳門中聯辦當天下午帶到慶祝澳門回歸10周年大會籌備處的150份光明日報立即被會議嘉賓、專家學者和粵港澳媒體記者們索取一空。
澳門理工大學副教授、澳門“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王禹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說,光明日報的專論文章發表得太及時、太深刻了,尤其是文章披露的“新澳門”第一個十年各方面數據太解渴、太重要了,不僅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當天與會嘉賓和澳門學者們對澳門十年成就全面了解的愿望,而且對“澳門新紀元”的開創之路和“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有了清晰而具體的感悟。王禹說,十年前,包括一些澳門學者在內的許多澳門人對“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還存在著抽象化、符號化和片面化的模糊認識,對中央關于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還存在著觀望和懷疑態度,專論的作者援引澳門回歸十年來所發生的一系列澳門人都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事實和一連串準確無誤的數據,揭開了人們心頭的疑慮,廓清了“一國兩制”條件下澳門的發展路向和長期保持繁榮穩定的體制保證等重大理論和實踐難題,尤其是對新舊澳門的鮮明對比,對澳門博彩旅游業與經濟適度多元化的產業格局,對澳門近十年來在世界發展格局中形成的“區域性經濟貿易服務平臺”地位的論述,既讓人耳目一新,也令人十分信服。
澳門科技大學教務長陳乃驥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澳門的大多數學者和廣大澳門市民一樣,任何理論研究和新鮮提法在澳門都被賦予了相應的生活現實色彩。我們這次看到的光明專論沒有過去常見的一般理論文章那樣高談闊論、引經據典和繁瑣沉悶的論證推理,連一個詞語注釋都沒有,讀起來感到親切、實在,而又具有理論的深刻和歷史的感動。希望今后在光明日報上多讀到這樣具有平民化視角和知識化深度的理論文章。
參加12月20日澳門回歸10周年慶祝大會現場直播報道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溫廣為和珠海特區報記者陳惠賢、溫希等新聞同行從當天的會場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說,得知澳門中聯辦值班室和大會會務組送來了論述十年新澳門的光明日報專論,現場很多中外記者都紛紛打聽去哪里找這篇光明專論,當本報記者告訴他們可以上網下載12月19日的光明日報時,他們就在等待大會開幕的間隙時間里通過無線網絡,用隨身攜帶的電腦上網查看光明專論全文。“打開光明網網頁一看,真的就像下了一場及時雨一樣,一下豐富了我們對慶祝大會的報道內容和背景評述,相信參會的領導和嘉賓看到這篇文章后也會產生如記者一樣的感受。”
原文鏈接: [光明日報]本報光明專論在澳門知識界產生積極反響
相關鏈接: [光明日報]努力開創澳門更加美好的明天——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一國兩制”建設述論
(編輯: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