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人的質量提高,而不單純來自于自然資源”、“給自己合理的定位,是掌控職業生涯發展方向的關鍵。”……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文霞做客“金蝶·中國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高峰論壇”,并作了主題為“基于人力資本投資視角下的職業生涯管理”的演講。現場,周文霞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并就如何合理制定自己的職業定位、怎樣用人力資源的觀點解讀招工難、民工荒等熱點進行闡述。
對話
掌握職業生涯自我定位最重要
記者:在業界企業認為人力資本的投資應該是員工自己的事,因企業擔心對員工培訓后員工離職了,那么這個投資就損失了,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周文霞:我們說人力資本要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那么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常理,肯定從企業立場和個人立場來看角度不一樣,結論也不一樣。我認為雙方都應該承擔責任,只不過就是在承擔責任的側重點上不一樣。
記者:美國有一本書叫《營銷定位》,其中HR業界人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定位,那么傻瓜都能成為天才。”你怎么看待這句話?
周文霞:我不去推敲這句話。我認為只要定位正確了,即使是一個智力平常的人也可以發揮出能力,這個我是同意的。我覺得一個正確的定位對自己的成才很重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組織給我提供了一個什么樣的機會讓我能去干什么?這最好三點能吻合。當然,企業給你的平臺和機會也特別重要,因為你的發展一定要得到組織的認可才有機會。
觀點一
經濟發展取決于人的質量
【“首先我想說說人力資本的概念。它指的是凝聚在勞動者身上的知識、技能以及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生活、生產的主要因素,也是具有經濟價值的一種資本。”】
“二戰后,德國和日本經濟受到了很大創傷,但只用了15年左右就奇跡般地恢復了。”周文霞說,人力資本盛行于上世紀60年代,最初由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并予以解釋,“舒爾茨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兩國戰后的復興主要是人力資本的原因。”“這意味著,在影響經濟發展的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關鍵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人自身質量的提高,而不是自然資源。”周文霞認為,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在經濟增長當中人力資本的作用要大于物資資本的作用。
周文霞指出,人力資本投資與國民收入成正比;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的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的主要部分,其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所以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以人力價格為重要的一點。
觀點二
新生代需求變化造成“民工荒”
【“外部的市場我們不大容易控制,那么企業應該通過管理理念,幫助其進行有效的自我定位,用內部的管理來吸引、保留新生代的農民工。”】
“民工荒由來已久,只是今年尤其引人關注。”周文霞說,民工荒不僅可以從經濟社會、政策、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來分析,更需要從人力資本角度來解讀,農民工自身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需求變化,才是最深層的原因。在她看來,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工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據統計,目前外出務工的民工中60%是“80后”,6%是“90后”。這些新生代農民工由于成長環境、教育等影響,其思想觀念、價值標準、文化素質乃至人生目標都和上一代人有了很大區別。新生代農民工現在是文化程度高、職業期望高、平等意識增強,正因為這些特點,因此他們在 就業中要求得更多,他們選擇的余地也較大,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抬腳走人。
周文霞認為,解決企業用工荒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把現有的人的潛力都挖掘出來。
觀點三
首席工人年薪可達10萬元
【“好的企業管理者和好的員工在分析自己的人力資本價值時都需要算一筆經濟賬。”】
現在很多企業的技術工人缺口很大,對此,周文霞建議企業設立“首席工人”制度。“浙江、江西等地方都設立了‘首席工人’,其中有人年薪高達10萬元。當‘首席工人’在企業中與銷售精英或中層干部享受同等待遇時,顯然為企業搭建了一個吸引人才的平臺。”周文霞笑著說,人力資本管理不能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人事管理,它是經濟學范疇下的管理模式,其背后的支撐點依然是經濟學。
記者手記
定準位置 傻瓜都能成天才
對于HR這個行業的認知,我是從時下熱門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中才得到了粗淺的了解。這次與周文霞的對話,讓我對自我定位以及職業規劃有了新的認識。
“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定位,那么傻瓜都能成為天才。”盡管周文霞對這句話并未直接表達認同,但她用自己的觀點給予了佐證:只要正確給自己定位,那么你的職業生涯將由你掌握。
原文鏈接: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00329/tfzb350207.html
(編輯:於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