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報]尋找“適合的”教育非專業人士莫干預
時間:2010.04.25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程天權:
時下人們對“適合的教育”比較關注。我認為,與“適合的”相反而同義的是“有區別的”,所謂“適合的教育”就是“有區別的教育”。教師既要開發構建學生的智慧、情趣,使之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又要承認學生在智商、情商上是有差異的。
我們的文化教育意識中間太多統一、共性,太少個性,太少差異,這就把生龍活虎、天真爛漫、富有創造性的學生,變成了生產線上下來的標準件。即使是同一個學生,他在不同時段,認知能力、興趣與關注點也是不同的。學前、小學、中學、大學教育的給出與需求、形式與方法、師生關系和互動方式也是不一樣的。
我的主張是把這些問題主要交給從事各類教育的老師,他們才是專家。但目前的現實是:這么一個關系到千差萬別、生動活潑、時刻變化的人的學養成長過程,有不少非專業人士在干預。我很少見到專業以外的人士干預太空工程、醫療方案、精細管理,但為什么對教育有那么多的干預與指責?
(編輯:苗育婧)
編輯:人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