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中央提出的一個重大命題,這一命題從字面表述上看是指構建一個區別于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有社會主義共性的核心價值觀。筆者認為,從黨中央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的本義來講,實質上我們要構建的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歷史語境與中國意蘊
從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語境和任務來看,我們之所以要提出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是出于一個抽象的理論目的,而是在當代中國的社會條件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語境中提出來的現實任務,因而它具有中國特有的內涵和意蘊。以歷史的眼光看,一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應該現在才提出來,在社會主義運動興起的過程中,甚至是初期,就應該提出來了。很難想象,在缺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情況下,會興起那么廣泛而持久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并取得那樣大的歷史成就。想一想西方資產階級的核心價值,那是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甚至之前就提出來了,像“自由、平等、博愛”等,并不是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起來幾十年之后才提出來的。從理論上講,一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其實早就有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提出過,特別是在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的著作中更有體現,對于這些我們當然也要加以研究和概括,以便形成一個比較清楚的體系——但這是另一項任務。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來看,也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的文件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從這四個部分來看,都打著鮮明的中國印記。其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不僅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而且包括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作指導,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顯然是中國的,“共同理想”指的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而不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理想。即使中國模式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還是面向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在這里實際上是“中華民族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包括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在內的偉大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無疑帶有世界性,不單單是中國,但是中國的改革事業最突出地體現了這一時代精神,我們正是基于中國的改革開放來理解時代精神的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更是明顯帶有當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構建方式與現實導向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建的方式來看,也帶有中國特色。這一任務是由黨中央作為我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任務提出來的。它首先是一項政治性的、戰略性的任務,同時也是一項理論性和學術性的任務。黨和國家提出這一任務,并確定這一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再由廣大理論工作者開展廣泛而集中的研究,特別是論證、闡釋和完善的工作。在構建過程中,還要進行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并把這個教育過程中的反饋意見和信息運用于進一步的構建和完善之中。這樣一種構建方式無疑帶有中國特色,也反映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從近年來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實際進程來看,它的中國現實導向和中國理論特色越來越明顯了。在開始時,人們著力于構想一般的社會主義普遍價值觀,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理論上的困難,后來逐漸發現,解決這些理論困難只能聯系中國現實并結合中國特色,才易于得到解決;而且,構建出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想為全國人民所易于接受,就不能一般地講社會主義理想化的核心價值,而是緊密聯系當前中國社會和中國人民的實際精神需要,構建我們中國社會主義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由于我們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而我們建構起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內容就不都是純粹理想性的主義、價值、理念,而是也會包括一些雖然并沒有完全達到社會主義的高度、但對我們今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是非常必要的價值觀念。正像“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容并不都具有單純的社會主義屬性一樣。這樣構建起來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雖然理想化和抽象化層次不見得最高,或理論體系化最為完善,但它是與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息息相關的、有生命力的價值體系。只有這樣的核心價值體系才能盡快地建立起來并為全國人民所接受,從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起著價值引導的直接作用。
理論形態與思想屬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特色,還表現為它在理論形態上從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成為這個理論體系的一部分。我們正在廣泛深入地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兩個體系教育”,在這個過程中,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提出這兩個體系之間的關系問題。而這個問題,在當前的思想理論宣傳和教育中還沒有明確和正式的說法。其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該是從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至少就其思想理論形態而言是如此。核心價值體系可以作為一種精神存在于社會實際生活過程中,而它作為一種思想理論和觀念系統,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部分——當然是非常重要的核心的一部分。由此也可以看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特色。
我們在這里提出和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中國特色,并不是否認它所具有的社會主義一般屬性。可以說,這個體系是一般性與特殊性的統一體。它在一般性方面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普遍精神和屬性,在特殊性方面體現著中國特色。事實上,任何核心價值體系,都具有一般和特殊兩個方面,即以資本主義國家的核心價值而言,事實上不同國家也有其相應的特色。特別是作為體系出現的資本主義核心價值,在西方國家(比如歐美)和東方國家(比如日韓和新加坡)就有很大不同。因此,我們在分析批判資本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時,就要同時看到并把握和處理這兩個方面的關系。
只有認識到我們要構建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候,我們對這項任務才有明確的定位,而且這項任務對我們來說才是可以完成的工作。我們構建這個核心價值體系,抱著的是現實的有限目的,而不是抽象的無限目的。我們并不是要構建一個抽象的、永恒的社會主義普遍價值觀,以為萬世開太平、為萬國立基業,這是我們在當前力不勝任的,而是要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適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面向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體中國人民,來做共同價值觀和主流價值觀的研究和建設工作。這是一項切切實實的工作,可以收到切切實實的功效。 (本文系《中國社會科學報》第 166 期 社科院專刊7 版“馬克思主義”文章之一。)
原文鏈接:http://sspress.cass.cn/news/18020.htm
(編輯: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