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精神、大學制度、大師和作為教育家的大學校長,是一個共生共長的過程,在現代大學的發展中缺一不可。縱覽世界高等教育史,每一所著名大學的成長都與校長密切相關。數百年的大學發展史,就是一部大學校長和學者、學生共同探索的歷史,留下了校長們上下求索的思想光輝和生動實踐。
在兩千多年的文明進程中,中國不斷為世界教育貢獻著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在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史上,吳玉章、成仿吾、馬寅初、蔣南翔等老一輩教育家,身體力行地把教育思想轉化為治學方略和辦學實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大學發生著深刻變革,也涌現出許多有新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思想的大學校長。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尊重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和高等學校辦學規律,致力于建設大學制度和文化。他從中國國情和人大校情出發,提出了把中國人民大學建設成為“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戰略并為之努力。10年來,在他的帶領下,中國人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發展之路。《大學的探索》忠實記錄和反映了這些探索歷程。
正如該書編者前言所說:這樣的充滿思想性的大學探索,透過紀寶成樸實的話語躍然紙上。然而,打動我們的,不僅是他行動的堅定,更是他作為一個學者的赤子情懷和一個知識分子的強烈社會責任感。這樣的情懷投放在日常工作中則體現為他對學校和師生員工的真摯感情。比如,剛就任人民大學校長時,紀寶成看到“當時的大樓之于人大,不僅僅意味著硬件設備的改善,更意味著人才的挽留、信心的提升和學校凝聚力的增強,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問題”,因而不畏艱難,提出要“帶著感情解決教職工住房問題”。通過社會化、商品化、貨幣化的思路把解決教職工住房和拓展校園辦學空間、改善辦學條件結合起來,就是在人民大學教職工住房條件極差而國家福利分房政策早已終止,并且人大校園狹小、硬件破爛的現實條件下“逼出來的一條思路”。這些充滿真摯情感的理念和實踐都蘊含在這部書中。
《大學的探索》收錄了紀寶成校長2000年9月任職以來至2009年9月為止關于辦什么樣的中國人民大學、如何辦好中國人民大學的一系列講話和文章,共90余萬字。該書忠實記錄了作者和人大師生員工10年來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全心全意辦好人民大學的風雨歷程和發展畫卷,同時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新世紀以來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面臨的挑戰。
《大學的探索》(三卷),紀寶成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原文鏈接:時代呼喚勇于探索的大學校長
(編輯:劉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