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侯衍社:在黨的旗幟下貢獻綿薄之力
時間:2011.07.01
回顧中國共產黨艱苦卓絕而光輝燦爛的歷史,總讓人熱血沸騰,思緒萬千。
在血與火的戰爭洗禮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完全不同于俄國革命的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政權。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莊嚴宣布: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華民族已經站立起來了!每每讀到這里,我的眼睛總是不由自主地濕潤了,那是感動的淚,是喜極而泣的淚。
在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度,建設社會主義是項多么困難的事情呀!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正確決策,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中,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回顧黨的歷史,我深深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勇于并善于探求新知、探索新路的黨,是勇于并善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黨,是致力于推進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黨。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歷史還將繼續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高校教師,一名年輕的知識分子,黨的奮斗歷程和寶貴經驗對我深有啟迪。
(該文刊于2011年7月1日人民日報第16版)
媒體鏈接:[新華網]在黨的旗幟下貢獻綿薄之力
(編輯:丁玎)
編輯:人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