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人民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北京、大連兩地調研
時間:2011.09.28
7-8月,中國人民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李明遠、姜日鑫、于翔、林之豪、劉汗青等一行五人在北京和大連兩地分發調查問卷,進行隨機采訪。
他們作為人大暑期社會實踐自由組隊項目的一組,在北京和大連兩地進行調研,通過網絡問卷和實地發放紙質問卷的形式,對突發事件中公眾心理的變化進行調查研究,日前已經形成了近兩萬字的調研報告。
幾位成員利用暑期時間,設計了一份詳細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公眾搶購碘鹽、城市暴雨內澇、地鐵塌方等兩地受到關注的突發事件和公眾心理變化、社會組織應對、公共媒體傳播等方面。通過網絡問卷和實地發放,實踐團隊在兩地共收到了近500份有效問卷,并對數據進行了詳盡分析,最后得出了結論和政策建議。
據該項目的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2009級文學院本科生李明遠介紹說,近幾年來,社會突發公共事件接連不斷,以大連為例,原油泄漏、化工廠起火和地鐵塌方等事件受到各方關注,做這個項目的初衷就是想對普通公眾在突發公共事件背景下的心理特點進行調查,以期對突發事件中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應對提出政策建議。
“我覺得幾位大學生的這個調查很有現實意義,這也是公眾近年來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一位在北京街頭填寫問卷的被調查者說道。幾位大學生在最后的報告中認為,突發公共事件對公眾心理普遍有比較強的負面影響,對政府等機構的應急響應和公信度提出嚴峻考驗。對此,實踐團隊提出了如政府面對突發公共事件應以預防為主、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和迅速反應、按法賠償等建議。 據悉,該調研項目是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暑期社會實踐項目568項中的一個,人大全校共有5956名同學參與到全國各地的社會實踐項目中。(李深根)
原文鏈接: [人民網]中國人民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北京、大連兩地調研
(編輯:袁林)
編輯:人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