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正文
          【光明日報】新時期如何建設教育學科
          時間:2011.11.09

          背 景

          中國人民大學的教育科學研究植根于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之重鎮,歷久彌新。早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華北聯合大學與華北大學都專設有教育系;50年代,中國人民大學設專修科教育系,培養了一大批杰出人才,為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與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1952年2月22日,由于院系調整,根據教育部的決定,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教研室、專修科教育班全體學員、研究生、教員、干部及蘇聯專家共150余人轉移至兄弟院校。新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大學逐步重建了教育學科,1999年設立教育科學研究所;2005年設立高等教育研究室;2011年4月6日,中國人民大學正式發文組建教育學院,2011年11月1日舉行了教育學院組建成立大會。

          引 言

          近年來,教育改革與發展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熱點之一。用什么理論來指導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新時期該如何建設教育學科,也成了人們最關注的話題。

          2011年11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組建成立大會召開。在成立大會和之后的“新時期中國教育學科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就新時期教育學科的發展進行探討,摘錄如下:

          教育研究需要深度融合與創新

          教育部副部長 魯 昕

          不斷開創我國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必須面對和破解改革開放實踐中遇到的一些難題。當前我們的教育改革正處在深水區,怎么從改革開放面臨的問題入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確實迫切需要我們深化對教育發展規律的認識,需要教育科學研究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論基礎、理論依據以及理論支撐。

          當前中國教育發展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教育本身的問題,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它涉及國家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和社會等各個方面。我們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中的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有一系列需要好好解決的問題,需要通過教育學科建設、教育科學研究和大學對社會使命的履行來回答?;卮鸷眠@些問題,需要教育學科與經濟學、哲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其他社會科學深度融合和創新。

          希望人民大學教育學院主動面向當代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實踐問題,全面整合學校強勁的人文社會學科實力,充分發揮和利用好各類豐富的學術平臺以及各個領域的學術資源和人才資源,以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教育改革發展研究基地為依托,積極探索教育研究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新方法、新模式,大力推動與兄弟院校以及其他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和密切配合,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科研創新能力以及將科研成果在國家創新層面上進行轉化的能力,為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理論體系作出貢獻。

          要研究教育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發展規律、尤其要從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需求出發,從把我國由大國建成強國的歷史使命的高度出發,來研究我們的教育理論體系,來研究如何為經濟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的建設做出人大教育學院的貢獻,為推動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解答重大問題需要多學科視野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紀寶成

          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將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重交叉”的建院原則,進一步提高教育學科研究的整體水平,提升學科核心競爭力。

          所謂“高起點”,指的是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要繼續發揚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研究之傳統,并立足于已有的學術基礎:(1)在學科建設方面,我校已擁有“教育法學”碩士點;“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予權和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教育經濟與管理”博士學位授權點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2)在師資隊伍方面,我校一貫重視為教育學科引進人才,培養新生力量,目前已形成年齡結構合理、學科背景多元互補的教師隊伍,其中既包括多位知名教授作為學科帶頭人,也擁有一批有巨大潛力的中青年骨干。(3)在學術平臺的搭建方面,我校復印報刊資料《高等教育》和新創刊的《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已經成為服務于教育學科交流和發展的重要學術平臺。教育學院要在已有的良好基礎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才能超越過往、追求卓越!

          所謂“高水平”,是對我校教育學院未來的學科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水平提出了進一步的高要求。中國人民大學的發展目標是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建成“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一個高水平的教育學院是題中應有之義。教育學院應當成為學校新時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試驗田和示范區,做到“學術立院、人才強院、特色興院、制度建院”。(1)“學術立院”,即以學術為本,逐步形成學院的學術視野、學術氛圍、學術氣度、學術品格、學術胸懷,建立良好的院風、教風和學風,追求真理,做時代和社會的先鋒,不逢迎,不媚俗,不隨波逐流。(2)“人才強院”,即關注每一位教師,調動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為每一位教師的學術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時進一步合理擴充教師隊伍,面向海內外引進人才,并加大對引進人才的支持力度。(3)“特色興院”,即能打造鮮明的學科特色,積極發展優勢學科和交叉學科。既重視對教育學基礎理論的研究,這是教育研究的基礎、前提和后盾;又能把握教育發展的趨勢,圍繞現實中的重大問題進行前瞻性和戰略性的研究;同時還能樹立服務于教育改革和科學發展的學科意識,積極促進教育研究的成果轉換。(4)“制度建院”,即能夠大膽創新、銳意進取,充分利用建院的良好契機,創新體制機制,建章立制,實現學院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所謂“重交叉”,則是指教育學院應當充分發揮教育學科開放性的特點,形成以跨學科、交叉融合為特色的教育學研究。要解答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面臨的諸多重大問題,無不需要綜合眼光和多學科的視野和方法。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在這個方面恰巧擁有著獨特的優勢,因為它依托的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見長的綜合性大學,在人文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有著強大的學術實力。因此,教育學院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實現教育學與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心理學、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充分交叉,從其他學科的觀點方法中汲取豐富的營養,同時亦能為學科間的交叉、整合、應用提供新的思路和廣闊舞臺。

          思想觀念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先導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周遠清

          沒有先進的高等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建立現代化的高等教育。

          在跨世紀的改革進程中,人們逐步認識到,教育思想觀念的改革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先導。所以,大家都在大力加強教育科學研究。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在教育研究、教育思想觀念的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績,但是教育研究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研究仍然處于弱勢,還需要繼續努力。要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體系。

          中國的高等教育經歷了一個大改革、大發展,現在正朝著新的目標前進,又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候。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思考加快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思想體系,要有中國特色,既適應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適應我國文化發展和文化需求,這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學科是一個交叉的學科,它與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等等都有密切的關系。人民大學不僅有著悠久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學科發展歷史,而且具有綜合性的學科環境和條件。希望人民大學更好地發揮學科交叉的作用,盡快建成一所高水平的、為我國高等教育研究作出更大貢獻的教育學院。

          加強現實教育問題的決策性研究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顧明遠

          北京師范大學和人民大學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人民大學成立之初,其前身華北大學的教育系研究班被整體搬到了北師大,為北師大教育學科建設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人民大學具有教育科學研究的傳統、綜合性大學學科交叉優勢,擁有老一輩的教育家,有了這些基礎,人民大學成立教育學院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現在我國教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教育規劃綱要的真正落實,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很多工作需要做。

          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強教育科學研究,使教育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今后要發展教育,教育科學的研究需要加強。人民大學成立教育學院,加強對現實教育問題的決策性研究,對今后我國教育的發展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教育的發展、教育的改革歸根到底要靠教師隊伍的建設。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要靠各類各級教師來實現,要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人民大學教育學院的成立,也會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作出重大的貢獻。

          ◆中國特色教育體系呼喚教育理論的科學發展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育研究院院長 謝維和

          我們走的是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我們的教育體系也是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所以,不能僅僅去依靠原有的書本,也不能僅僅憑借過去的經驗,需要有理論、有研究、有探索,要為理論的科學發展做合理的分析和說明,為我們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提供非常強、非常系統的話語系統。

          ◆戰略合作 1+1大于2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 袁振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本著發揚傳統、優勢互補、共謀發展的原則,進行戰略性合作,共同打造國家水準、世界視野的高質量研究成果,一定能夠產生1+1大于2的效應,開創一個成功的協同創新模式。

          ◆搭建高度開放、融合的學術平臺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執行院長 胡娟

          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將按照“高起點、高水平、重交叉”的建院原則,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緊緊圍繞教育發展戰略、高等教育管理、教育法律與政策、教育經濟與社會等主要研究方向,努力探索服務國家與促進學術相結合、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相結合、教育學科與多學科視野相結合的發展路徑,力爭打造一個教師潛心治學、學生安心讀書、充滿學術之樂、理想之光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研究樂園,為教育科學研究搭建一個高度開放、高度融合的學術平臺。

          ◆精干、寬容、規范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陳學飛

          一個新的教育學院的發展,“精干”、“寬容”、“規范”很重要:“精干”,即精干規模,采用漸進式的發展道路,可以與其他學科形成優勢互補,以建成研究型的教育學院為發展目標。“寬容”,即營造寬容的學術氛圍。寬容是潛心研究的前提,是創新提升之基礎,是教育學科乃至整個學術界實現科學發展之根本。“規范”,即要建立符合學界公認的、國際公認的學術規范。如果說一個學院形不成一個良好的規范,那么我們在學術上是毫無希望的。

          ◆教育學院發展應明確發展方式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史靜寰

          世界各國教育學院發展主要有以研究為主,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相結合,本科、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相結合等三種發展方式,教育學院應根據自身情況明確發展方式。教育學科的發展,需要和其他學科交叉,但跟其他學科交叉的過程當中,如何形成教育學科自身所應該有的獨立性、學科特性,是一個較大的挑戰。所有教育學院系應該共同努力,不斷提高教育學科的學術生產力、學術貢獻力和學術影響力。

          ◆正確處理教育研究中的“四大關系”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部長 石中英

          第一,處理好“研究教育中師生交往、能力學習、技能掌握等內部過程”的教育學與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多學科領域的教育學之間的關系。第二,要遵循學術研究之規律,將學科的生長、學科的發展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切記不可盲目貪多、求大。第三,既要以理性、嚴謹和立足實踐之精神來對待科學研究,又要以同樣的熱情回應教學工作。教學與科研并重,兩者不可偏頗。第四,國際化需要緊扣我國教育學科建設之實際、緊扣我國教育學人才培養之實際,緊扣我國教育學研究之實際;而展示本土風采、沉淀國際經驗,是其根本。

          ◆重要的是學院的研究特色和發展特色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 胡建華

          學院發展需要明確定位,一是培養人才的層次的定位。第二個定位就是研究方向的定位,或者叫學科發展的定位。把每個教師的研究組合到學院發展的主攻方向上,最終形成學院的研究特色和發展特色,對學院的發展非常重要。

          ◆教育學科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引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雷慶

          學科建設的經驗證明,首先,教育學科的發展需要跨學科交叉。其次是研究機構的發展定位問題,定位會直接影響學院的規模和各方面的工作進展。第三,從工程教育而言,我國工程教育目前來說研究的基本是政策層面,都是放在教育研究室或高等教育研究室,具體教學上的很多問題沒有人研究,這樣對未來的人才培養是非常不利的。

          ◆文化和軟實力助益學院發展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何海燕

          一個學院的發展可以從四個方面得到助益,一是學院文化建設,這是學院的軟實力;二是學院建設要有節奏,處理好近期計劃和長遠規劃的關系;三是要盤活校內校外的各種辦院資源;四是要做好三個面向,即面向學校的教學實踐,面向本區域的發展和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重視少數民族教育

          中央民族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蘇德畢力格

          學院的發展要結合國家的發展戰略?,F在中國的教育問題很多,在這么多的教育問題中,少數民族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所以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加強和重視對少數民族教育問題的研究,對民族的繁榮發展、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安定團結是很重要的。

          ◆活動研究和制度研究相結合

          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科學院副院長 蔡春

          教育研究基本可以分為兩個大的方面,一個是作為一種活動,另外一個是作為一種事業或者制度,教育經濟與法律、教育經濟與社會等更多的是作為一種事業或者制度的教育研究,在這兩種教育研究過程當中,第二種教育研究應該服務于第一種教育研究。

          ◆制度建設是學院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文東茅

          制度建設是學院建設和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的內容,第一,整個學院的建設,離不開領導班子的建設,一定要分權、協商、民主。第二,是制度的建設,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個關于如何建立制度的制度。第三,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教育學院一定要研究大學自身。第四,要抓住機遇,盡早明確學院的發展規劃、隊伍建設;第五,學科建設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課程改革。

          ◆教育科學需要新角度新理論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項賢明

          我們國家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達到了大眾化水平,在教育發展過程中,這是一個時期的完成和另一個時期的開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今天的教育學有點類似于愛因斯坦出現前的物理學的狀況,有很多新的現象和問題,超出了已有的學科范疇,教育科學沒法解釋,需要我們找到新的角度、新的理論。我們要有這樣一個宏觀的眼光,才可能有更遠的戰略構想,促進教育學科的發展。

          相關鏈接: 【光明日報】新時期如何建設教育學科

          (編輯:袁林)

          編輯:人大新聞網
          国产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国产精品露脸国语对白|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奇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有码|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动漫|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