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人民大學通州建新校區 面積大一倍
時間:2012.07.30
3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與通州區人民政府簽署協議,未來五年,將在通州區建設東校區。
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延安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1950年在北京正式命名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新型的正規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上具有獨特的地位。雖然地位獨特,但辦學空間卻一直非常緊張。目前,人大全日制在校生有兩萬多人,但學校占地總面積卻只有900余畝,與并稱“四大名校”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相比,是最小的一所,甚至在全部39所“985工程”高校中,人大的校園占地總面積和生均占地面積均為倒數。
2000年左右,人大曾提出“校園置換、周邊拓展”的發展思路,改善了學校部分教學、科研設施以及教職工住房條件。但緊張的辦學空間依然成為制約該校未來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最大瓶頸。此前,人大就擴建也曾和海淀、房山等區政府有過接觸,并進行調研,但建設新校區一事始終都沒有結果,直到今年與通州簽署協議。
人民大學東校區選址在通州區潞城鎮,占地約2000畝左右,面積比現在的校區大出一倍還多。按照規劃,東校區將建成包括本科、碩士、博士在內的培養層次齊全的新型校區和留學生培養基地。同時,按照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布局規律,結合國家戰略、北京市經濟發展需要,大力發展人文社會學科,有選擇適當發展理工醫學科、藝術學科。
如果建設順利,五年內人大東校區可以開始招生。作為配套,人大附中、人大附小和人大附屬幼兒園也將落戶通州。據介紹,新校區工程正式啟動前,將在全球招投標。
人民大學東校區落戶通州,也彌補了通州區尚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空白,而人大附中、人大附小和人大附屬幼兒園的到來,也將提升通州區基礎教育的整體水平。
(原文刊于《北京日報》2012年3月31日第6版)
(編輯 楊默)
編輯:人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