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6月9日訊 (記者 吳佳佳) 6月9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啟動建校75周年慶祝活動。相關負責人稱:人民大學的75周年校慶活動從當前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以“回歸大學本位、引領明天的聚會”為主題。期間,將不舉辦傳統的以少數領導和嘉賓為主體、有限師生及校友參與的慶典大會,不使用學校預算內經費,而是“以學術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校友為中心”,回歸大學本位,追尋大學真諦,展現校慶的本來意義,把校慶辦成“一個讓全校師生和校友共同體會使命感、自豪感和幸福感的歡樂節日,一場同步、盛大而時尚的全球性聚會,一種具有人大特色的校慶模式”,充分體現“學術校慶、公益校慶、你我共同的校慶”的特點。
“PARTY——引領明天的聚會”
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主題是“引領明天的聚會”。
“引領者”是對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地位和當代角色的最好概括。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使學校成為新中國高等教育的典范,培養了20多萬名優秀的“先鋒隊”和各行業領袖人才,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
“引領”還是對中國人民大學開創的校慶模式的精準定位。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力求在多個方面引領新風尚,形成了校慶的“PARTY模式”:P代表pioneer(引領者),即引領校慶新風尚;A代表academic(學術),即“以學術為中心”;R代表responsibility(責任),即體現責任與擔綱;T代表touching(感動),即達到“讓校友受感動、讓師生受教育、讓社會受影響”的效果;Y代表you(你),即上述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你的參與”,要把75周年校慶辦成“每個人的校慶”、“你的校慶”。
6月9日當天,中國人民大學還發布了75周年校慶標志。標志體系為“一主二輔”:主標志以篆書人字為元素,圍繞校徽“三人行”的圖案,形成具有豐富個性、時尚動感的視覺節奏,象征著人人參與、歡樂節日、全球聚會等豐富內涵,將廣泛應用于校慶活動現場、各類宣傳品和紀念品中。輔標志1以“75”為主體,飛揚的飄帶象征著公益、責任、感動等理念,并與人大校徽巧妙結合形成漢字的“心”字,代表著對母校美好祝福,將作為校慶志愿者、校慶公益活動的標識。輔標志2形似剪紙窗花,包含人大?;?、?;ā⒆瓡?ldquo;壽”字等意象,渲染出喜慶、熱烈的氣氛;又形似一面旗幟,展現人民大學“引領者”的地位與追求,主要應用于校史展覽、校慶出版物中。
在校慶主題和校慶標志的確定過程中,中國人民大學先后召開了校友策劃會、教師座談會和學生座談會,舉辦了方案征集和網絡投票、短信投票活動,充分匯集了各方面的意見,體現了民主辦學、開放辦學的理念。
據了解,6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主題、校慶標識發布會結束后,師生、校友們都收到了一份當日的行程自選菜單,包括:名師大家學術報告會,露天消夏音樂會,以“人才培養”為主題的學生家長座談會,以及校友返校聚會等活動。
在明德廣場,75周年校慶的第一項重大活動——“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互動賣場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廣場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共支起了40余個展賣帳篷,擺放著方漢奇教授簽字文集、全套《二十四史》、奧運會世博會紀念章、老師親自繡制的校慶徽標、近5年的人大畢業紀念衫等物品,很多物品定價僅為75元,每件均貼有校慶義賣的標志作為紀念。阮次山、閻連科、孟憲實、冷成金教授應邀舉辦義賣簽售活動。活動吸引了眾多老師、學生乃至校友、學生家長、周邊居民的參與,認購者可以獲得一套義賣活動紀念書簽或紀念章。
義賣物品共有6000件,均由師生自發捐獻,義賣所得全部用于支持“關愛師生基金”,為身患重癥疾病、遭遇意外傷害或遇到其他困難的師生提供援助。活動緣起于今年4月上旬,中國人民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提出的“舉辦義賣活動,為學校生日送一份禮物,為需要幫助的師生獻一份愛心”的活動構想。得知學生的設想后,校方高度重視,決定將校慶義賣活動列為75周年校慶的12項重大活動之一,希望通過義賣活動搭建一個老師、學生、校友全員參與、互動互助的平臺,激發人大人的責任感和互助精神,努力引領校慶新風尚,開創學生自我教育新模式,開創“公益校慶”新格局。
據悉,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活動貫穿2012年全年,包括12項重大活動、24項重要活動和360余項自主活動,旨在讓人民大學每一位到訪者都有機會參與校慶活動,體會人民大學獨特的校慶文化。
校慶日即校友返校日當天,中國人民大學將不舉辦傳統的以少數領導和嘉賓為主體、有限師生及校友參與的慶典大會,而是突出以人為本、全面參與的理念,開展20位左右名師大家開設的校慶公開課堂、20場左右中青年學者主持的學術沙龍、50場左右學生社團舉辦的主題展示、50多個國家留學生參加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節”、若干位優秀校友主講的專題講座以及專場文藝晚會、大型舞會等活動。
校方還表示,希望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視頻連線、微博直播、社交網絡共享等方式,在世界各地設置校慶分會場,舉辦“中國人民大學主題日”,把人民大學校慶辦成一場同步、盛大而時尚的全球性聚會——這也是校慶主題“引領明天的聚會”的題中之義。
以校友、學生、學術為中心回歸大學本位,展現校慶的本源意義
在中國人民大學的管理者看來,校慶就是“給學校過生日”,要體現“以校友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術為中心”的理念,回歸大學本位,展現校慶的本源意義。
“以校友為中心”,最突出的一個表現是:改變以少數重點校友為主體的傳統校慶模式,采取一對一做法,發動每位在校生聯系一位校友,持續溝通校慶信息,邀請校友返校,并于校慶當日結對接待。每位在校生都是校慶志愿者的做法,既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感,又達到了最大范圍地覆蓋校友群體的效果,建立了在校生與校友的長期互動機制,體現了薪火相傳的人文精神。此外,還包括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外國留學生校友分會,完善企業、金融、法律、新聞等界別校友組織,等等。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人才培養是大學至高無上的使命,學生是校慶活動的重要發起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例如,擬于今年暑期舉辦的中國人民大學的“千人百村”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圍繞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社會與文化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組織1000名人大學生深入100個村開展入戶調查,從而搭建學生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堅實平臺,弘揚人民大學“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助推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把“人大精神”帶到全國各地。
“以學術為中心”,強調大學作為“學術共同體”的本質。在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的10大類活動中,僅學術類活動就占了1/3,約為121項。其中,最隆重的是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評選及頒獎活動,今年將新設“吳玉章人文社科終身成就獎”,力爭成為與“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齊名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此外,中國人民大學將在校慶年舉辦的重大學術活動還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2012、第三屆世界漢學大會等等,包括國際研討會、院長論壇、報告發布會等多種形式,涵蓋了“人民幣國際化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漢學與當今世界”、“中國宏觀經濟”、“微觀數據與實證方法”、“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清帝遜位與民國肇建”、“生物統計”等重要領域。這些高端學術活動,緊扣當代中國與當代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脈動,將為中外學者提供前沿對話和思想碰撞的學術平臺,為發展繁榮人文社會科學作出重要貢獻,從而使“學術校慶”的特色得到凸顯。
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還提出了遵循“凝聚各方、繼中貫西、隆重簡樸、特色創新”的工作原則。
“凝聚各方”是指:校慶的各項活動要以廣泛參與為目標,形成師生同樂、校友共慶、全員參與、全面覆蓋的校慶氛圍,與周邊社區和居民積極互動,實現學區與社區的共建共榮。
“繼中貫西”是指:中國人民大學將以校慶為契機,舉辦繼中貫西的學術活動,推出繼中貫西的人大學派,培養繼中貫西的棟梁之才。
“隆重簡樸”是指:本次校慶將以節儉為原則,不舉辦傳統的校慶慶典大會,不使用學校預算內經費,全部校慶經費通過校友和社會捐贈等多種方式籌集。
“特色創新”是指: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將以人為本,創新活動形式,運用現代的傳媒手段,加強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的互動,努力引領校慶新風尚,形成一種具有人大特色的校慶新模式。
面向未來打造“連接歷史與未來的里程碑”
中國人民大學將75周年校慶定位為“一座連接歷史與未來的里程碑”。校方希望通過校慶活動,全面回顧建校75年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的光輝歷程,系統總結學校的優良傳統和辦學經驗;同時,面向未來,以校慶為契機——
推出“繼中貫西的人大學派”,進一步發揮人民大學在推動國家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用,繁榮和發展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為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參與全球治理、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和諧世界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發布中國人民大學人才培養路線圖,按照“國民表率、社會棟梁”,“能夠在東西方兩個文化平臺上自由來往、擁有跨文化溝通能力和杰出領導力的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繪制出一條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培養、從第一課堂到第二課堂的改革路線圖。
啟動通州新校區建設,整修和宣傳陜北公學舊址,推進張自忠路老校區主樓修繕工程和中關村校區改造工程,展現人大獨有的校史校貌,建設“最有風格校園”,為學校事業發展、人才培養創造優越環境。
進一步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實施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發布《中國人民大學章程》和形象體系2.0,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推進精細化管理改革與創新,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的步伐!
原文鏈接:[中國經濟網]中國人民大學啟動建校75周年慶?;顒?/a>
相關鏈接:回歸大學本位 引領明天的聚會: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活動啟動
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新聞專業委員會2012夏季論壇暨“中國新聞30人”論壇舉行
(編輯 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