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隋曉姣北京九日電】今天上午,內地人文社會科學重鎮中國人民大學啟動主題為“回歸大學本位、引領明天的聚會”的75周年校慶活動,并以首場“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活動為序曲,點亮“公益校慶”新主張。
人大校長陳雨露介紹,今年校慶的慶典大會將一改傳統的以少數領導和嘉賓為主體、有限師生及校友參與模式,而突出以人為本、全面參與的理念,“以學術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校友為中心”,回歸大學本位。
<p >千萬元設吳玉章獎
陳雨露表示,校慶將以學術活動取代傳統慶典活動,包括開展20位左右名師大家開設的校慶公開課堂、20場左右中青年學者主持的學術沙龍、50多個國家留學生參加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節”等。學術類活動約121項,占全部活動的三分之一。同時,今年將新設“吳玉章人文社科終身成就獎”,力爭成為與“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齊名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在校慶新聞發布會上,方大集團為此次評獎活動捐贈1000萬元。
今天在人大明德廣場舉行的首場校慶活動——“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正體現著“學術校慶、公益校慶、你我共同的校慶”的特點。陳雨露介紹,“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緣起于人大青年志愿者協會提出的“為學校生日送一份禮物,為需要幫助的師生獻一份愛心”的活動構想。義賣物品由師生自發捐獻,所得全部用于支持“關愛師生基金”,為需要幫助的師生提供援助。
<p >千名學生入百村調研
將于今年暑期舉辦的“千人百村”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同樣是人大引領校慶新風尚的探索。陳雨露說,將組織1000名人大學生深入國內的100個村開展社會服務和入戶調研,并形成《中國農村民生狀況報告》,這既能為學生搭建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的平臺,也符合人大“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理念。“‘千人百村’活動由校慶開創,并將一直持續下去。”陳雨露強調。
相關鏈接:回歸大學本位 引領明天的聚會: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活動啟動
<p >[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打造大學校慶新模式 <p >[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不辦慶典辦公益 <p >[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校慶“立足大學本位”不辦傳統慶典 <p >[中國新聞社]中國人民大學啟動公益校慶 建“關愛師生基金” <p >[中國經濟網]中國人民大學啟動建校75周年慶祝活動 <p >[光明日報]中國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從“義賣”開始 <p > [北京日報]人大校慶不請領導開講堂 <p >[北京晨報]人民大學打造公益校慶模式 <p >[北京青年報]人大75周年校慶將不辦慶典 <p >[上海文匯報]人大校長陳雨露:校慶的意義在于回歸大學本位 <p >[新京報]人大校慶 不辦慶典辦公益 <p >[京華時報]人大辦公益校慶建“關愛師生基金”助困 <p >“關愛師生基金”校慶義賣互動賣場舉辦(圖) <p >中國人民大學“千人百村”社會調研活動學生招募工作全面啟動 <p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家長代表座談會舉行 <p >“關愛師生基金”義賣:引領校慶新風尚 <p >迎接75周年校慶 學生藝術團鍵盤樂隊舉辦露天消夏音樂會 <p >北京外國語大學師生赴人民大學“第二校園游”
(編輯 楊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