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記者 馬海燕)中國人民大學今日正式發布該校新的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區別與以往考試型、學分制的培養模式,歷時一年多推出的該路線圖觸動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引起了該校師生極大關注。
該路線圖以“立德樹人”為理念,著眼于“研究型學習制度體系”建設,通過精實課程、國際研學、名師沙龍、拓展支持、全員導師、研究實踐、雙選認證、公益服務等八項制度,完善人才培養方式。
其中,直接影響所有本科生學習的精實課程制度倡導深度教學,強化知識基礎,減少了課程總學分要求,加強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課程建設,擴大學生課外研究的空間。
國際研學制度則鼓勵學院一級的、專業對應的學生交換協議,通過團隊化、穩定化、品牌化的核心課程吸引留學生,并為本校學生爭取更多交換學習機會。
名師沙龍制度促進杰出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培養純正的學術趣味,學生也可根據興趣自主注冊沙龍,累計參加16個學時沙龍并通過一定考核,可沖抵一個跨專業學分。
拓展支持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身體、心理和意志等方面的基礎,實施的項目包括先進性和領導力訓練、外語口語能力提升、體育教學改革與體育精神培育、心理健康關懷等。
全員導師制度通過多種途徑落實本科生學術導師制度,加強對學生課程學習、讀史讀經典、課外研究實踐、專業實習、畢業研究等方面的有效指導。
研究實踐制度通過組織“千人百村”社會調查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著力培育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
雙選認證制度旨在促進學生跨專業學習,各專業課程按照一定比例和程序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生達到相關專業的副修要求,可申請認證并獲得副修專業或學位證書。
公益服務制度的出發點是增進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組織實施社區服務、扶貧支教、文化助殘、法律援助等各項專業志愿服務,并設置學分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表示,深化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實現高等教育既有的人才培養模式轉型,這是長期艱巨的過程,希望通過制訂實施路線圖,促進學生學習真知識、發現真問題、開展真研究、提出真見解,為承擔使命、奉獻社會打下扎實基礎。(完)
原文鏈接:[中國新聞網]中國人民大學發布新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