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正文
          [光明日報]“歷史并不遙遠”——追記著名歷史學家李文海先生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2013.06.13

          111

          “歷史離今天、離我們并不遙遠”。這是一位數十年從事歷史研究的老人用畢生心血和豐富成果想要告訴人們的道理。

          2013年6月7日16時30分,著名史學家、教育家李文海先生走了。就在前兩天,他還參加了清史編委會召開的專家審改會議;在前一天,他還完成了一篇學術論文的寫作。

          得知先生病危消息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幾位學術委員會委員正在傳閱他頭一天交付《清史研究》的稿件,題為《〈聊齋志異〉描繪的清代官場百態》,這是他這幾年極為關切的話題,希望人們能夠從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汲取經驗教訓。“我手執此文拜讀,正在擔心李老師的身體如何吃得消,未料竟成絕筆……和他畢生的學術追求一脈相承,這最后一篇文章中浸潤著對民族、國家和社會前途與命運始終如一的關懷和掛念。”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教授夏明方說。


          始終不變的角色是一名“史學工作者”


          李文海曾擔任過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國史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等眾多社會職務和學術兼職,但他坦言:“不管怎樣,我的最基本的、始終不變的角色是一名‘史學工作者’。”

          正是抱著這樣的人生追求,在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時,他提出了一個請求,就是組織關系不放在校部,而是轉到清史所。從那時起,不管工作有什么樣的變動,他始終是清史所的一名研究人員。

          熟悉李文海的學界朋友都知道他的成果是在“八小時之外”取得的。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所長黃興濤告訴記者,在長期擔任繁重的學術和教育行政工作的同時,李文海從來沒有松懈過自己的學術研究。他以驚人的勤奮,在中國近代史諸多領域努力耕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特別是在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領域發表了許多有見地有影響的學術成果;他關于近代災荒史的出色研究,則為這一長期被忽視的學術領域,作出了具有開拓意義的重要成就。

          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李文海寫道:“不管擔任什么工作,自己首先是一個教員、一位老師,這才是自己最重要、最帶本質意義的角色。這一種觀念,一直到后來擔任了學校的主要領導之后也沒有改變。這是我自己覺得很滿意的一點。”


          “學問是拿來用的”


          李文海熟悉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現狀,“他不是一位只埋首書齋的學者,把學術研究和現實關懷密切結合起來是他治學的重要特色。”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先生為痛失摯友扼腕嘆息。長期以來,鑒于人文社會學科在社會上遭受輕視和面臨發展困難的狀況,他大聲疾呼。一方面積極思考人文社會科學如何擺脫困境、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大力呼吁整個社會應該理解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重視其地位和作用。

          基于現實生活中災害問題頻繁發生和帶來的嚴重后果,李文海敏銳地意識到近代中國災荒史研究的史學價值和現實意義,于1987年組織起學術團隊,開始對這一領域艱難拓荒。

          云南大學西南環境史研究所所長周瓊仍然清晰地記得,2010年8月,云南大學等單位在昆明舉辦災害史年會。八十高齡的李文海不辭辛勞趕來支持。會上他指出:“學術發展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學術,任何一個學科,只有存在著巨大的社會需求,并且這種需求越來越深刻地為社會所認識和了解時,才可能得到迅猛的發展和進步。社會需求是推動學術發展和繁榮的最有力的杠桿。”

          作為中國近代災荒史研究的開拓者,李文海先后主持編寫了《近代中國災荒紀年》《中國近代十大災荒》《天有兇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中國荒政書集成》等重要論著和資料集,對中國災荒史和環境史研究的發展和深化起到重要引導作用。李文海特別強調廣泛發揮歷史學的社會功能,他1983年就在《光明日報》發表文章,提倡史學表述要生動一些、形象一些,以便讓更多的人能夠喜愛閱讀歷史著作,能夠從史學著作中獲取歷史的智慧。他身體力行,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大量膾炙人口、發人深思的讀史隨筆,深受讀者好評。

          談及這一研究旨趣,李文海曾明確表示:“有人認為史學文章只有離現實愈遠,它的學術性和科學性才愈高,才能傳之久遠。不過,我倒是贊成梁啟超的主張,……‘為什么要看歷史?希望自己,得點東西;為什么做歷史?希望讀者,得點益處。學問是拿來用的,不單是為學問而學問而已。’”


          史筆豈無情


          在眾多弟子眼里,李文海是一位嚴師。夏明方說自己終生難忘協助撰寫《中國近代十大災荒》時,曾因省略史料導致李老師當著好幾位老師、師兄的面大發雷霆,還拍了桌子。“現在我的學生老是抱怨我要求太嚴,像個‘魔鬼’,我告訴他們更大的‘魔鬼’不是我,而是你們的祖師爺。我曾經當面向李老師說過這樣的話,他笑了,笑得很開心。”

          盡管非常嚴格,但李老師對于學生的不同見解卻十分寬容并給予鼓勵。中國人民大學清史所副教授朱滸回憶自己曾在一次研討會發言時先來了句“很不幸,我的觀點與李老師很不一致”。而李老師隨即在點評中直言,他覺得這恰恰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當然,李老師鼓勵學生的挑戰,并不意味著放棄自己的學術立場。“在不少場合,他都表示要和我在一些根本問題上展開爭論,而這種情況絲毫沒有影響我的首部專著在他主持的《清史研究叢刊》中出版。”

          南開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余新忠告訴記者,他因參加“清代災荒研究”項目組而與李文海近距離接觸。“李先生一方面給予我們極大的信任,另一方面,也通過不時召集會議的方式敦促進度。他那種柔中帶剛,講人情而又堅持原則的人格魅力和做事公平正義的高貴品格,深深感染了我。”

          李文海生前曾笑言,進入古稀之年后,自己經常在“打醬油”,給一些學術活動和師友弟子打雜。其實這正體現了一位前輩對于史學工作和后學的關懷與支持。只要對社會、對學術發展有益,他就愿意站出來,“發揮搖旗吶喊、站腳助威的作用”。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賈國靜如是說。

          其實,退休后的李文海一點也沒有清閑下來,除了繼續自己的史學研究,作為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的主要倡導者和推動者,他一直為清史纂修工作投入巨大的心力。回想起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學術會議,文化部清史纂修工程辦公室李嵐淚流滿面。“先生2012年因心臟病突發兩次入院治療,后來身體一直未能完全康復,每月需定期復查。6月5日,他推遲例行復查抱病參加清史編委會專家審改會議。為了不錯過任何一位專家的匯報,整整三個小時,先生幾乎沒有離開過會議室……”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李文海先生都在為他所摯愛的史學研究盡心盡力,內心深處永遠難以割舍那深深的學術情結。“不要拒絕歷史,因為歷史給我們以智慧;不要忘記歷史,因為忘記歷史意味著對事業的背叛;不要漠視歷史,否則將受到歷史的懲罰;不要割斷歷史,因為否定昨天也就將失去明天。”先生的話大家已耳熟能詳,愿先生一路走好!(本報記者 戶華為)

          原文鏈接:[光明日報]“歷史并不遙遠”

          編輯:人大新聞網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av一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精品丝袜人妻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青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综合精品首页| 窝窝午夜看片国产精品人体宴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 99热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国产AV|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下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动漫|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