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中國公共外交始自周恩來時代
來源:香港文匯報
時間:2013.04.07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何凡、王曉雪、凱雷)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趙啟正指出,中國公共外交很早便已開始,不過其時未用“公共外交”來定義,而是將這些活動稱為“人民外交”或“民間外交”。
民間外交 首建奇功
趙啟正說,周恩來總理在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就提出成立人民外交學會,他說外交有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間的。這種民間外交克服了新中國剛成立時西方孤立中國的狀態,典型案例是中日之間的大量民間形式的交往,包括媒體交往、經濟交往,為1992年兩國復交打下了基礎,中美之間的乒乓外交至今為人所樂道。
趙啟正表示,傳統的公共外交是一國政府對其他國家公眾所開展,旨在提升本國形象或聲譽的活動。進入21世紀后,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家間相互影響和依賴的程度加深,加之某些不斷發生的國際特殊事件,許多國家把公共外交進一步提升為全球戰略布局之重要一環,使得公共外交的重要性驟然提高。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構成了國家的整體外交。
京奧世博 影響深遠
中國進入公共外交時代的標志性事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這兩個活動在全世界有巨大影響,這種影響是深遠的,一直會延續到下屆奧運會、世博會之前。
趙啟正表示,這兩個活動都是在中國成功舉辦,也使更多的中國人認識到了公共外交的意義與發展。尤其是上海世博會,因舉辦時間較長,給人更多思考的余地,為中國普及、發展公共外交的理念提供了機會。
原文鏈接: [香港文匯報]中國公共外交始自周恩來時代
?
編輯: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