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世界漢學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本報訊 昨日,第三屆世界漢學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來自海內外的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本屆世界漢學大會主題為“漢學與當今世界”,由人大和國家漢辦(中國國家漢語對外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舉辦。在大會專場上,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干事許琳表示,一項名為“孔子新漢學計劃”的合作人才培養計劃即將在我國實施。
孔子學院始建于2005年,是我國漢辦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據漢辦主任許琳提供的最新數據,目前孔子學院已在108個國家的398個教育機構落戶,注冊學生達50萬人,舉辦了13000多場文化活動。許琳表示,目前孔子學院的建設還處在基礎階段,為了更好地提供漢語言文化的教學資源和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海外漢語學習者的需求,漢辦將推出全新的“孔子新漢學計劃”。
該計劃將邀請國外青年漢學學者來華,通過中外合作培養的方式來支持世界漢學研究。在這項計劃中,包括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14所知名高校,將作為載體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漢學學者,雙方在一定時間內共同完成合作培養。新漢學計劃包括6個項目:中外合作培養博士、來華攻讀博士學位、“理解中國”訪問學者、青年領袖、國際會議和出版資助。漢辦主任許琳提出,希望這批來華青年學者中,將至少有1%的人能成長為漢學家。
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孔子學院總部高級顧問紀寶成參加了大會。他提到,在對世界各地孔子學院的訪問中,他感受到了外國學者對新漢學計劃充滿熱情和肯定。據悉,首批來華學者,將由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選派,人數預計將不會超過400人。漢辦主任許琳表示,該計劃最快將于下周開啟,屆時報名來華等申請程序會在互聯網上開放,許琳將通過給各孔子學院所屬高校的校長致信來啟動新漢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