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紀寶成:警惕國學“虛熱”消解國學教育的嚴肅性
來源:中國新聞社
時間:2012.11.05
中新社北京11月2日電 (記者 馬海燕)近年來,穿漢服、行跪拜禮,讓孩子背《三字經》、《千字文》,還有各式各樣的“國學班”、“祭祖大典”……“國學熱”一浪高過一浪。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紀寶成2日表示,國學“虛熱”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國學教育的嚴肅性、莊重性,應當對此保持理性。
在2日舉行的首屆全國高校國學院院長論壇上紀寶成表達了對國學“虛熱”的擔憂。他說,“國學熱”的勃興,其意義無疑是積極正面的,但也難免存在急功近利的現象,唱高調、打幌子者,魚龍混雜、泥沙俱下者不乏其人,導致國學“虛熱”。
紀寶成說,國學教育與研究是一個傳統主題,也是一個全新的事業。國學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但近現代以來國學地位被人為抹煞,導致了當代人文教育的嚴重缺失。
為此,2005年紀寶成擔任人大校長期間,率先在該校成立了新中國建立以來的首家國學院,但當時不乏懷疑乃至責難聲。7年間,國學影響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國學教育研究機構已達20余家,且有增加趨勢。
7年過去,紀寶成認為,新時期國學教育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國學學科在國家教育制度層面尚未取得應有地位。在前兩年的國家學科目錄修訂中,紀寶成等人曾努力將國學列為一級學科,但未能如愿。此外,國學的內涵與外延界定尚在實踐中,國學與文、史、哲的聯系與區隔仍有待明晰,形成普遍共識尚需時日。
紀寶成說,國學絕不是只有其美、沒有其惡的事物,既不能因它存有糟粕而抹煞它,也不能因它今天仍有合理內核而一味拔高它。“國學熱”勃興,多一份冷靜和客觀尤其重要。
原文鏈接:
編輯:人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