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中華詩詞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凝結著生生不息的哲學智慧,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與價值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時,常常創造性地引用中華詩詞名句,把深刻的哲理化為詩詞的意趣,以文學的語言傳達時代的新聲。比如,引用“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談治理;引用“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說政德;引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啟哲思;引用“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勵青年;引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傳友誼……
這些詩詞高度凝練、內涵豐富、底蘊深厚,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獨特的語言風格、深邃的思想智慧、高度的文化自信,代表了中華民族深層的精神追求、獨特的文化標識與鮮明的民族特質,彰顯了中華文明蘊含的普遍性思想觀念與全人類共同價值,架起了歷史智慧與現代治理、民族精神與世界文明的橋梁,為我們感悟思想偉力、汲取真理力量提供了別開生面的文化意境。
新時代新征程,精神文明建設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習近平引用詩詞釋讀》研討會,是一場以詩詞為引、以文化為基、以思想為魂的學術會議,也是賡續中華文脈、堅持守正創新的生動畫卷。
我們品讀《習近平引用詩詞釋讀》,其目的就是領悟好堅持好運用好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要更好地推進習近平文化思想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進一步揭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主題、范疇關聯、原創貢獻、民族表達、時代價值,推動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專業課程、進入課堂教學、進入理論讀本、滋養學生心田,讓黨的創新理論展現出強大的思想力量和真理光芒。
要更好地開拓以文化人、以文鑄魂新格局,依托相關學科領域優質資源,多措并舉加快推進文化育人體系建設,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為固本培元、立根鑄魂的強大效能,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要更好地堅持守正創新、光大中華文脈,構建思想研究的新載體、理論闡釋的新機制、價值傳播的新空間,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精神文明建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供深厚滋養。
“以古人之智慧,開今日之生面。”我們要以守正固文明之本、以創新鑄時代之魂、以合作開氣象之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張東剛,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原文刊載于《中國文化報》2025年6月5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