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工作部署會召開。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校長林尚立出席會議并講話,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主持會議。
張東剛指出,去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指出,“要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要加強中青年教師骨干的培養,把人民大學打造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進一步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推進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一年多來,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出臺《關于大力推進新時代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起底式”“拉網式”更新、制定和集成人才評價文件,不斷完善評價標準,在國內高校率先探索職務與職級統籌運行制度,著力構筑理念先進、政策完備、運轉高效、評價科學、保障有力的新時代人才工作體系,完善人才工作的“人大方案”。
張東剛就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筑牢教育強國根基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就高質量做好評聘工作、為學校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提出三點意見。一是牢記使命擔當,不斷推進“人才強校”戰略落地落實。要堅定不移把“黨管人才”作為根本原則,堅定不移把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把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作為根本使命,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謀劃,運用戰略思維和系統觀念確立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實施舉措。各級黨組織要牢牢扛起政治責任,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筑牢黨對人才工作全面領導的人大根基。二是強化制度創新,不斷推進人才評價改革見行見效。持續深化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制度改革,推動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工作破“五唯”、強導向,下大功夫暢通多元賽道、豐富多元成果、健全多元評價,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力推動學校打造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領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真正培養更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三是強化組織領導,不斷推進職評崗聘工作從嚴從細。要把學校黨委激勵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導向講清楚,把學校黨委推進能上能下、盤活干部人才隊伍的初衷講清楚,把學校黨委對“三支隊伍”人才群體的重視關心講清楚。要在傳達落實上下功夫,確保評聘工作落實落細,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要嚴格把關,堅持學術民主、求真務實、風清氣正,在壓實責任上下功夫,確保評聘工作公開公平公正。要以人為本,要將堅持標準、規范程序的嚴格要求與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靈活方式結合起來,確保評聘工作平穩有序開展。
林尚立指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工作涉及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關乎學校長遠發展,必須高度重視。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專任教師、黨政教輔、工勤技能三支隊伍是學校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力量,我們要根據不同序列教職工的成長規律和崗位特點,打造多元化、可選擇的職業發展路徑,讓學校各類人才活力充分涌流。要牢固樹立“大人才觀”,堅持做到規范程序,科學評價,讓人才“進得來”;戰略謀劃,全局部署,把人才“用得好”;胸懷天下,培養人才,讓人才“出得來”;統籌安排,系統推進,讓人才“接得上”;組織有力,梯隊有序,讓人才“撐得起”,真正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結構優、扛使命的新時代人才隊伍,為學校事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人大力量。
林尚立就推動新時代人事人才工作和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扛起責任,勇擔使命。各單位要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及時傳達會議精神,確保學習到位、理解到位、傳達到位、執行到位,積極引導廣大教師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扛起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使命擔當。二是工作前置,做實做細。各單位要認真細致、周密嚴謹地開展工作,將正面導向與政策解讀相結合,將堅持標準與耐心熱心相結合,將人文關懷與積極疏導相結合,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評聘工作。三是程序規范,齊心協力。各單位要以激發和鼓勵教職工的干事創業精神為核心,以構建理念先進、評價科學、程序嚴密、具有鮮明人大特色和良好示范效應的人才評價體系為目標,做好有情有義、有棱有角的人事人才工作,在走出一條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一體統籌推進的新路上舉旗幟、當先鋒、作表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強大教育力量。
人事處處長楊東介紹本年度職稱評審和崗位聘用工作安排。
學校黨委常委、黨委組織部部長青格勒圖,學校黨政辦主任羅建暉,各學院(系)、書院黨組織書記、院長,機關各部、處及直(附)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各二級單位人事干部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