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文經濟學”重大命題兩周年之際,2025人文經濟蘇州論壇暨人文經濟創新實踐與自主知識成果發布會在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長元學齋舉行,深入探討人文與經濟相融共生的發展之道。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曲福田,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中宣部理論局二級巡視員張建民,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趙金松,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劉西忠,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蘇州市副市長季晶出席。
2025人文經濟蘇州論壇以“人文經濟學與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主題,由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蘇州校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小虎主持。
張東剛在致辭中指出,人文經濟學是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實踐發展和未來趨勢提出的重大命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智慧結晶。中國人民大學與蘇州市貫徹新發展理念,攜手共進,在搭建研究平臺、拓展研究領域、產出研究成果上下功夫,著力推動人文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希望今后與各方持續深化合作,以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深入闡釋人文經濟學的科學內涵;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導向,系統總結人文經濟學的實踐路徑;以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使命,不斷拓展人文經濟學的世界意義,共同寫好“人文經濟學”這篇大文章,讓文化之根更深、經濟之勢更強、創新之力更盛。
劉小濤表示,近年來,蘇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實施人文經濟學研究工程,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建“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批理論成果。隨著學習研究不斷深化,我們進一步深刻認識到,必須增強文化自信,促進人文與經濟融合發展,在更高水平上探索人文經濟學實踐路徑,努力打造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現實圖景的樣本城市。本次論壇邀請到一大批頂級專家、學術大咖,定能激發更多創新火花,助力蘇州人文經濟學研究邁向新高度。蘇州將充分運用人文經濟學研究成果,深入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用心織好經濟文化“雙面繡”,在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中譜寫新的篇章。
曲福田表示,進一步推進人文經濟學的系統化、學理化研究,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是江蘇社科理論智庫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是中國人民大學與江蘇、蘇州開展戰略合作的主動擔當。期待論壇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旗幟引領、堅持以有組織協同研究為戰略路徑、堅持以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為關鍵目標、堅持以高質量成果的實踐轉化為價值依歸,推動人文經濟學的理論探索更深一層、實踐運用更進一步,為江蘇、蘇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匯聚更加強大的智慧力量。
會上,發布了蘇州人文經濟學研究與實踐基地。為推動人文經濟學研究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蘇州率先開展人文經濟學研究與實踐基地打造工作,為全國人文經濟學研究提供示范“窗口”和樣本。
金潔、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黨委書記唐杰分別代表蘇州市委宣傳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簽署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共建協議,并聯合發布蘇州人文經濟研究“揭榜掛帥”課題征稿函。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將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圍繞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理論構建、方法創新和實踐探索,從經濟、文化、歷史、社會、治理、科技等領域開展跨學科研究,形成具有創新價值和示范效應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推動人文經濟學的建構與發展,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蘇州市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委主任,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劉伯高,國家一級教授、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式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占斌,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原黨委書記洪銀興,浙江大學人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原副校長羅衛東,國家一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楊瑞龍,國家一級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周飛舟,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江蘇師范大學原校長任平,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范金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高德步分別圍繞深化人文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作主旨演講。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劉守英主持。
人文經濟創新實踐與自主知識成果發布會(2025)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孟湛東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與蘇州市在全國首創人文經濟創新實踐與自主知識成果發布會,發布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最新研究成果,以中國自主的知識成果概括和凝煉人文經濟的中國實踐。
劉守英發布成果《蘇州奇跡的人文經濟學》。該成果以蘇州為案例,解析中國經濟奇跡的人文精神根源。在客觀描述蘇州在經濟、人文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蘇州經濟的繁榮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后將現代經濟發展的要素與蘇州的人文精神氣質有機結合,通過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和人文基因的傳承、轉化與創新,形成人文人力資本、人文企業家精神、人文政府治理、人文市場制度秩序的人文現代市場經濟環境,為蘇州提供了既有市場規則又有道德約束的現代市場秩序,創造了“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的人文經濟典范。
劉伯高發布成果《蘇州人文經濟學典型案例庫》。該成果聚焦人文經濟學最典型形態——以蘇州為樣本的人文經濟學實踐,遴選了蘇州市近百個人文經濟學研究典型案例,按照用人文傳統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用人文價值賦能經濟發展、用人文智慧創新發展路徑、將人文資源直接轉化為經濟要素、用人文精神引領推動經濟騰飛的標準,將案例分為五類,力求從不同角度生動呈現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的場景畫面,真實反映蘇州人文與經濟互促共進的實踐特點,為人文經濟學研究提供樣本、為構建人文經濟學理論提供支撐,不斷推動人文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洪銀興、楊瑞龍、劉守英、劉伯高結合中國人文經濟的發展和實踐展開深入對話,并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
張東剛為成果發布人頒發證書。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精神,回應“人文經濟學”重大命題,中國人民大學和蘇州市攜手率先開展人文經濟研究,于2023年12月揭牌成立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舉辦首屆人文經濟蘇州論壇。一年多以來,人文經濟蘇州研究中心從中國式現代化蘇州新實踐這一人文經濟研究源頭汲取活水,提煉標志性概念、提出原創性理論,在全國首創開設人文經濟學碩士專業,在構建人文經濟新形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