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藝術團京劇社“京聲欲振”專場演出在中國人民大學八百人大教室舉辦。京劇社的同學們反復打磨,精益求精,為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國粹盛宴。
本次專場演出包括兩出傳統折子戲《四郎探母?坐宮》《太真外傳?乞巧盟誓》,以及《釣金龜》《紅娘》兩出劇目中的四段經典唱段。校戲劇戲曲學教研室主任張一帆在演出開場前致辭并為觀眾作導賞。
《坐宮》是一出被前輩京劇大師反復演繹、廣為傳唱的經典劇目,講述了宋遼戰爭期間,宋朝將領楊四郎在被俘十五年后成為遼國駙馬,在獲知母親佘太君率軍前來征戰的消息后,向妻子鐵鏡公主討得令箭,前往宋營探母的故事。京劇社的同學將自己對這出戲的理解融入到唱念做表之間,為大家重新詮釋了這一骨子老戲。《釣金龜》與《紅娘》也是廣為傳唱的京劇名段,在朱虹、張凱的指導下,演出獲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與喝彩。《太真外傳》講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在長生殿乞巧盟誓的愛情故事。臺前幕后的同學們協調配合,向觀眾們獻上這一出梅派經典劇目。
此次演出得到了現場觀眾的好評。2017級環境學院本科生薛博元觀看了整場演出后表示:“以前我總以為京劇枯燥無聊,這場演出顛覆了我的看法。我第一次意識到京劇的魅力所在,也明白了京劇被稱為‘國粹’的原因。我想,以后我一定會多去了解、去觀看京劇的演出!”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藝術團京劇社初創于2002年,社內成員均為校內愛好京劇藝術的學生。自創社以來,始終致力于國粹藝術的研習和傳承,堅持每周的基本功訓練和戲曲知識學習,在普及京劇知識、活躍校園文化,以及弘揚國粹藝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對于京劇社的同學們來說,參加中國戲曲文化周、校園音樂角、校園專場等演出不僅是為了在舞臺上“過把癮”,更是為了深刻體悟國粹藝術和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傳遞給廣大師生。人大京劇社將借此寶貴機會繼續努力,砥礪前行,吸引更多學生投身到戲曲的學習和實踐中來,以嚴謹求實的態度和輕松活潑的方式,為國粹藝術的傳承與弘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