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7日,德國萊比錫孔子學院一年一度的 “孔子學院日“活動如期舉行。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不少孔子學院在“云端”舉辦慶典。萊比錫孔子學院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堅持舉辦線下活動,保持中德人民文化交流渠道的暢通。
中午11時,萊比錫孔子學院的工作人員已到達活動現場,緊鑼密鼓地布置活動場地。高高的大紅燈籠、生動活潑的京劇卡通人物塑像、香氣襲人的中華美食以及充分體現我國傳統與現當代文化的體驗展臺讓凍僵了的空氣一下子“燃”了起來。
下午14時,“孔子學院日”活動在萊比錫孔子學院中方院長杜榮和德方執行院長徐磊的致辭后正式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什錦中國,活動共設置三個板塊:現當代中國藝術展、中華文化體驗、音樂會。其中文化體驗涵蓋書法、刻章、制作明信片、太極與京劇表演等項目。
在書法體驗處,不少體驗者第一次嘗試使用毛筆書寫自己的漢語名字。在陌生的書寫工具面前,書寫自己的名字變得不再尋常。許多體驗者表示,這是一項挑戰與歡樂并存的項目。
觀賞者駐足在一幅幅作品前,透過圖片中的事物,通過創作者的講解,感知中國,了解中國藝術青年的思想動態,解讀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故事。
活動現場,最亮眼的當屬“猴王”與一群活潑可愛的“小猴子”。身著戲服的孩子們搖身一變成了機靈的“小猴子”。他們在美猴王的帶領下,穿越花果山,飛躍藍天,在情境中感知中國神話的魅力。調皮的“小猴子們”時而在地上嬉戲打鬧,時而騰空飛躍,時而做出各種滑稽逗笑的表情,引得觀眾捧腹大笑。表演結束,孩子們意猶未盡,紛紛與“猴王”合影留念。
傍晚,中、德民樂表演家使用中國傳統樂器,在中國民樂作品的基礎上加入了西方音樂的元素。一首經改編的中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在表演家的演繹下贏得了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另外,由中、德民樂表演家創作的弦樂作品也引起了聽眾共鳴。
晚8時,本次活動在音樂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