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水北調進校園宣教活動舉辦
來源:文/校報學生記者 呂瑤 圖/網絡新聞社 何曉華 王浩萱 楊雨桐
時間:2019.11.18
2019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為進一步宣傳南水北調工程業績,充分營造南水來之不易、點滴都要珍惜的社會氛圍,引導我校師生樹立愛水、惜水、節水、護水之意識,以感恩之心用好南來之水。11月14日中午,北京市南水北調宣教中心及我校黨委宣傳部于世紀館北側廣場,共同舉辦“千里調水,來之不易”南水北調進校園主題宣教活動。
活動伊始,南水北調宣教中心的工作人員向現場的各位同學介紹了此次活動開展的意義、目的和主要互動環節。現場的工作人員為大家分發宣傳折頁、在宣傳背板前講解南水北調工程知識,并引導觀眾掃碼關注“水潤京華”微信公眾號,發放禮品。
活動過程中,宣講人員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有獎競答的形式,宣傳展板和創意視頻相結合的直觀教育手段,與現場師生進行互動,并為參與活動的同學們準備了精美的南水北調宣傳品。同學們通過抓拍“小龍人”公仔、現場拍攝創意視頻“我和小龍人的故事”、共繪千里調水路等方式對南水北調工程的歷史由來、工程概況和取得的社會效益進行了詳盡的了解和認識。
宣講活動后,相關負責人為現場參與互動的學生頒發了紀念品,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合影留念。
此次活動使廣大師生對南水北調工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千里調水,來之不易”。南水北調,不僅僅是從南到北引水,沿線的工程不僅要實現輸水,更要保證航運,還要兼顧抗旱、排澇、泄洪等功能。這些寶貴的南水不僅僅來自千里之外的江漢,更飽含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者的辛勤勞動及其數十萬移民百姓的奉獻犧牲,不禁引發人們對于南水北調工程的重新認識,進而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節約用水,從點滴小事做起。
千里調水,來之不易。飲水思源,且飲且珍惜。
編輯:顧 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