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6日晚,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藝術團話劇團2015級畢業大戲《燦爛的日子》在明德堂上演,為本次學生藝術團2019年春季學期演出季暨獻禮建國70周年系列專場演出畫上了句號。
本次演出季恰逢新中國70周年華誕,作為學生藝術團該系列專場演出中最后亮相的分團,話劇團用話劇這一兼具劇本創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等多種要素的藝術形式,為祖國母親的生日獻上祝福。同時,本場演出也是話劇團2015級成員的畢業演出,全團同學們齊心協力,刻苦訓練,用飽滿的熱情、嚴格的要求、投入的狀態完成了劇目的創作與排演,為即將離校的畢業生們送上祝愿,也為他們的大學時光留下一段難忘的回憶。
話劇《燦爛的日子》改編自賴聲川導演的喜劇《紅色的天空》,講述了養老院里八位性格各異、經歷不同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時光所發生的故事。這些老人們平凡卻又特殊,他們或因親人去世而孤獨寂寞,或因子女忙碌而傷心憤怒,亦或僅僅想脫離過去的不快而進入新的生活……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選擇住進養老院。但在這里,他們卻互相成為了各自的依靠。日子在拌嘴和回憶中度過,猛一抬頭,他們卻發現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之路的盡頭,不禁感慨“如果我們當初沒有那么著急,這條路是不是就不會那么快的走完?”在回憶并不美滿的過去與享受當下燦爛的日子之間,他們不愿選擇也無從割舍,只因生命的凋謝與萌發本就是是同樣燦爛而美麗的。歲月如歌,青春如夢。他們的日子在舞臺上,青年人的日子正在腳下,希望青年人在為一段《燦爛的日子》感動落淚的同時,能夠孝老、愛老、發揚敬老精神,擔當社會責任,共同努力、創造條件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愛、老有所樂從理想走進現實,用青年人身上的熱忱與力量書寫一個燦爛的日子。
演員們用飽滿的深情與極具感染力的表演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現場觀眾在舞臺上演員們的帶領下,也經歷著劇中人物燦爛的人生,體驗著每一份感動,時而捧腹歡笑,時而潸然淚下,在一次次喜怒哀樂中,感悟生命的美麗和絢爛。
劇中飾演鄧老太太的演員2015級法學院本科畢業生戈文接受采訪時談道:“這部話劇講述的一個關于生命的故事,我希望大家能夠在觀看本次演出后,對生命與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積極地去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此外,這也是我大學本科階段最后一次登上舞臺,我認為這場演出非常的圓滿,讓我不留遺憾地告別了舞臺,告別了本科的大學時光,也祝即將踏入下一段人生新征程的所有畢業生們前程似錦。”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藝術團話劇團自建團以來,一直堅持“經典與原創并重”的思路,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藝術實踐,推出了很多師生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話劇團不僅多次在北京市大學生戲劇節中取得優異成績,還曾獲得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易卜生戲劇節特等獎,2012年話劇團憑借大型原創話劇《蘇格拉底》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受到多方的關注和好評。2017年為慶祝中國人民大學80周年校慶創作的校慶原創話劇《吳玉章》,作為第六屆北京大學生藝術節開幕大戲進行了校外展演,并獲得多幕劇金獎以及優秀劇目獎等獎項,廣受贊譽。
本次畢業演出季自學期初啟動籌備工作以來,500余名演職人員通力協作,為校內師生帶來了包括合唱、話劇、鍵盤樂、交響樂以及民族管弦樂等藝術形式在內的8場精彩紛呈的演出,觀演人次累計達7000余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學生藝術團以此為契機,發揮文化育人優勢,廣泛開展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推動高雅藝術普及,營造喜慶祥和的校園氛圍。學生藝術團將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不斷提高藝術水平,推出更多反映校園生活、體現時代精神的優秀文藝作品,更好發揮藝術獨特的育人功能,為繁榮校園文化生活、服務同學成長成才貢獻力量。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