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雙周論壇解析“存差、流動性與貨幣創造”
來源:國際貨幣研究所
時間:2019.11.30
4月13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主辦的“IMI·雙周論壇”第十期在文化大廈602舉行。本次討論會的主講嘉賓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處長李斌,主持人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國投中谷期貨有限公司研究部副總經理許元榮。
李斌發表了題為“存差、流動性與貨幣創造”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存差是一個理解貨幣運行規律,尤其是信用貨幣運行規律非常好的一個視角。基礎貨幣,包括現金、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是整個經濟體貨幣流動性的源頭。基礎貨幣對于銀行發放貸款和創造貨幣能力有很大影響,尤其超額準備金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狹義銀行體系流動性就是銀行的超額備付。中央銀行管控的流動性就是銀行的超額備付,因為這一科目決定了存款性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
基于對以上理論的闡述,李斌對中國存差大的現象和實務界存在的一些對存差的誤區給出了解釋。李斌還認為,央行流動性閘門的調控作用在增強。就貨幣政策調控而言,未來趨勢會從以數量型為主向以價格型調控為主轉變。
點評嘉賓國際貨幣研究所學術委員、前中國駐IMF執行董事張之驤,對存款準備金率對存貸差的影響機制和效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實際上會對超額準備金和法定準備金之間的轉換效率產生影響,從而對存差也會產生影響。另外,他還提出了關于中國貨幣政策在QE退出,外匯占款面臨下降趨勢大背景下如何進行操作的問題。
編輯:天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