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離退休黨委赴延安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陜公精神”黨史、校史學習教育活動
          來源:離退休工作處
          時間:2024.09.30

          9月19日至23日,中國人民大學離退休黨委組織吳玉章老校長孫女吳本立和離退休黨委領導班子、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各黨支部書記、離退休工作處工作人員等35人共赴延安,開展“賡續紅色血脈 傳承陜公精神”黨史、校史學習教育活動,重溫黨中央在延安時期的崢嶸歲月,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探尋抗戰烽火中走來的陜北公學光榮歷史,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將陜公精神轉化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力量和行動,重溫永不褪色的紅色崢嶸,以偉大建黨精神和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團結引導廣大離退休干部黨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聽黨話跟黨走。

          本次延安行將專題講授、現場講解、現場授課、儀式教學、情景教學等形式相結合,參觀了陜北公學舊址、成仿吾舊居、延安新聞紀念館、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魯迅藝術學院舊址、炮兵學院舊址、南泥灣革命舊址、寶塔山等,瞻仰中共七大會址、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舊居;還特別安排前往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參觀村史館、知青舊居,實地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當年一心為群眾辦實事的真摯情懷。

          清涼山陜北公學舊址,見證了陜北公學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并在教育資源極其匱乏的條件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辦學歷史。毛澤東同志對陜公有很高的評價,他說:“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陜公。”“陜公代表著全中國的統一戰線,是中國進步的一幅縮圖。”生動的畫面和珍貴的歷史資料,再現了黨在抗日烽火中親手創辦陜北公學的光輝歷程。來到成仿吾雕像前,全體黨員紛紛駐足,表達對成仿吾老校長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

          1937 年11 月 1 日陜北公學在此舉辦開學典禮,毛澤東同志出席并為師生做報告。2000 年,陜公聯大老校友在清涼山下修建了陜北公學舊址紀念碑亭,2010 年中國人民大學 1986 級本科校友發起捐資修復陜北公學舊址倡議,籌措了百萬元資金,并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2012年11月1日上午,陜北公學舊址暨中國人民大學延安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此舉行。

          魯迅藝術學院(以下簡稱魯藝)舊址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開辦的第一所培養各種高級和中級文化藝術人才的學院,是新中國文學藝術事業的基地和搖籃之一。延安魯藝與中國人民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1939年,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安吳堡青年訓練班、延安工人學校聯合成立了華北聯合大學,魯藝部分師生組成華北聯大文藝部,與其他部系同志一同開赴華北辦學。而華北聯合大學則是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步入舊址,參觀延安文藝紀念館,思緒被革命戰爭年代的魯藝時代老一輩藝術家所打動,深深欽佩他們在困難時期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延安版畫藝術中心技師還向老同志們介紹了版畫的發展史、木刻版畫制版技法和印制技法,現場賞析了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在老師的指導下現場體驗版畫印制。

          “入溝二三里,拓地百余弓,四五小屋繞,洋房峙其中。”邁入炮兵學院舊址,用紅磚砌成的二層小洋樓映入眼簾,這是中央管理局干部休養所保留下來的唯一建筑。1942年7月,朱德邀請吳玉章參觀了南泥灣大生產,并留他在南泥灣休養。吳本立老師帶領黨員們登上紅樓,參觀吳玉章老校長曾居住的房間,墻壁上懸掛著吳玉章老校長以親身感受寫下的《和朱總司令游南泥灣》這首詩,熱情歌頌毛澤東“艱難出奇策”,歌頌朱德“將軍有深謀”,歌頌屯田運動“非徒益軍餉,也在育英才”,記述了南泥灣“荒山變桑田”的陜北好江南的景象,熱情歌頌了南泥灣精神。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寶塔是中國革命的精神標識。“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進駐延安,于1947年3月18日撤離,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戰斗生活了十三個春秋。從此,這座古塔成為引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光輝燈塔,為新民主主義革命航船指引了方向。寶塔山下,老同志們觸景生情,穿上陜北風情服飾,舞起秧歌,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在楊家嶺、棗園革命舊址,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和任弼時五大書記毗鄰而居,運籌帷幄,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在這里,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先輩,用心中的理想與信念,在半山腰的窯洞里點燃一盞盞油燈,照亮一個個不眠之夜,也搖曳著解放全中國的黎明之光。七大會址、中央書記處小禮堂、毛主席種菜的菜地、住過的窯洞……一處處偉人的足跡,令同志們頻頻駐足,無不彰顯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樸素、嚴格自律的簡樸生活作風。

          延安新聞紀念館是新中國新聞事業的發端,記錄著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報刊、新華社、廣播、出版等宣傳機構的歷史。這些宣傳窗口扎根群眾、謳歌群眾、喚起群眾,為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和革命的最終勝利立下不朽功勛。“萬眾矚目清涼山”,老一輩新聞工作者在延安的奮斗故事激勵著全體黨員。

          延安革命紀念館作為愛國教育重地,收藏和保護了中共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13年期間3萬余件(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物和資料。通過聆聽講解,一幅幅照片、一本本書籍、一組組數據使大家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進行的英勇奮斗和巨大犧牲,更加為革命先烈始終堅守共產主義信念的初心和忠貞信仰而震撼,共同追憶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戰斗生活的紅色印記。

          現任延安革命紀念館黨委書記、館長劉妮,此前曾擔任延安新聞紀念館館長和魯藝紀念館館長,積極支持修復陜公舊址、提升魯藝舊址,劉妮館長對人大有著深厚感情,專門抽空為人大離退休黨委一行作了三個小時專題輔導報告。劉妮以《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為題,通過兩個“斯諾”的視角,回顧了美國記者斯諾在延安的采訪,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下的真實面貌與革命道路,為國際社會展示了真實的中國共產黨與革命歷程。她利用珍貴照片與人物故事,再現了延安13年的光輝歷程,強調延安紅色文化在國際傳播中的價值。

          學校原黨委書記、離退休黨委第32黨支部書記程天權認為,本次報告站位高遠、主題鮮明、重點突出、細節充分,以歷史關照現實,將延安賦予了時代精神,將革命理論和傳播實踐緊密結合,值得我們認真思考、體會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會后黨員們紛紛表示,要從延安精神中追尋初心,校準方向,汲取前行的動力,面向世界講好波瀾壯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光照千秋的延安紅色革命故事。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伴隨著熟悉的旋律,老同志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往到久負盛名的農墾精神和中國農墾事業的發源地——南泥灣。在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大家仿佛置身于當年開荒屯田的現場,三年多的奮戰,把荒無人煙的“爛泥灣”變成了“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的好江南”。全體黨員深切感受到轟轟烈烈大生產運動的艱辛和火熱,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的生命力。黨徽廣場中,全體黨員舉起右拳、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在革命圣地莊嚴宣誓,讓所有黨員心潮澎湃。

          “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里。我永遠不會忘記梁家河,永遠不會忘記父老鄉親,永遠不會忘記老區人民。”全體黨員懷著敬仰之心專程赴延川縣梁家河村參觀學習,來到習近平總書記作為知青鍛煉、生活7年的地方。在梁家河村史館,黨員們通過現場授課和現場參觀講解,深刻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此生活學習的經歷,帶領人民群眾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光輝事跡。在梁家河知青院落,通過諸多照片和實物,大家真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扎根農村,與梁家河群眾同甘共苦、銳意進取的奮斗歷程和為民情懷。

          一次延安行,一生延安情。黨員同志一致認為,本次活動既是一次生動的黨性教育,也是一次全面深刻的思想淬煉,將時刻牢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傳承好紅色基因,用心體味延安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的深邃邏輯,探尋延安精神的歷史和時代價值,汲取智慧、凝聚力量,以更加堅定的信仰、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飽滿的熱情落實到學習和生活中。

          編輯:郝一迪
          責任編輯:董涵琪
          99久久综合给久久精品|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第一区第27页| 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图片|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精品福利视频第一|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色欲久久久天天天综合网精品|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地址|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看 | 久re这里只有精品最新地址| 国产成人精品cao在线|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99精品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区一区二区三VR|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精品午夜射精日韩 |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