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全球發展公共政策青年創新大賽中國人民大學決賽舉辦。6支決賽隊伍圍繞“糧食安全與消除貧困”主題,在全球發展視野下,結合前期調研凝練的“中國實踐”,提出公共政策創新方案,比拼青年智慧,彰顯人大擔當。
本次比賽納入學校第二十七屆“創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由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外國語學院團委承辦。自2024年11月啟動以來,來自全校各學科領域的200余名本碩博學生組成41支隊伍提交參賽提案,經過專家評審,20支隊伍分獲三等獎、二等獎,6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線下答辯,決出一等獎、特等獎。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王易致辭。她表示,學校高度重視全球治理人才培養,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積極為青年學生參與全球治理實踐搭建平臺。她希望人大學子以比賽為契機,持續打磨提案、凝練智慧,為全球發展貢獻人大青年的創新思考;希望各相關學院發揮學科優勢,動員教師指導學生優化方案,引導學生開闊格局視野,提高專業本領和實踐能力;希望全體同學胸懷天下、矢志成才,努力成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力軍”和“行動派”。
決賽現場,6支團隊以全英文展示提案與答辯,呈現人大青年的全球視野。
沈祥瑞團隊基于怒江草果產業振興的經驗,提出構建三位一體的金融生態系統,提高相關農業產業風險抵御和韌性生長能力。
李云璇團隊以蒙牛集團的氣候行動為例,提出幫助企業應對氣候變化、助力糧食安全與減貧的政策建議。
何基培團隊著眼數字農業生態系統,提出在多方聯動視角下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政策路徑。
陳清揚團隊以甘肅臨夏地區為例,總結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學校供餐項目”對中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經驗與政策啟示。
樊澤坤團隊基于對周口市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的調研,提出糧食安全與扶貧制度創新方案。
何一塵團隊立足山西省農業托管的創新實踐,提出了發揮組織化力量解決糧食安全與貧困問題的政策建議。
來自外國語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國際組織學院、國際傳播與國際勝任力語言中心的7名中外評委就調研過程和提案內容提問,選手們積極答辯。
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田麗麗代表評委作現場點評。她表示,參賽團隊圍繞“糧食安全與消除貧困”主題,從金融、生態、數字治理、國際援助等多視角提出兼具中國智慧與全球價值的政策建議,展現了出色的調研能力與創新思維。本次大賽以“全球”“公共政策”“創新”三個關鍵詞為核心,希望各隊伍未來進一步優化提案,深化全球視野與中國實踐的有機銜接,注重政策設計的可操作性與細節落地,堅持理論與方法的同步創新,通過數據跟蹤與跨區域對比,提升方案復制推廣的可行性。
現場評委與校團委、外國語學院負責人為獲獎隊伍頒獎。
評委合議計分期間,英語辯論協會為現場觀眾帶來精彩的英文辯論表演賽。
全球發展公共政策青年創新大賽是響應習近平主席“全球發展倡議”,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并主辦,全國青年聯合會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導,面向全球各大洲高校青年舉辦的公共政策類創新大賽,首屆賽事的線下決賽將于今年7月在北京舉辦。本次校內專項賽中孵化的優秀提案,將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參加區域與洲際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