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下午,隨著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奧德賽展覽接近尾聲,人博“1+1+1”藝術沙龍再度開啟。
本次沙龍以“歌劇+演奏+展覽”的跨學科藝術形式,將聲音藝術、視覺藝術與學術解讀深度融合,構建出一個穿越時空的文化場域,引領觀眾從現當代的音樂節奏中,回溯啟蒙時代的藝術情境,感受藝術的寧靜與豐盈。
沙龍由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校史館館長李貞實主持,副館長武洪濱從學術角度進行學術總結。
中國人民大學美育中心主任、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費佳傾情演繹了意大利經典詠嘆調《你們可知道》,其婉轉動人的歌聲將現場觀眾帶入17世紀的歌劇世界。國家一級演員、中國人民大學管弦樂團團長程亞威以一曲柴可夫斯基的《旋律》小提琴獨奏,展現出浪漫主義音樂的深邃與優雅。藝術學院2021級音樂表演系中提琴專業研究生楊丹驪與大提琴專業本科生梁舜政共同演奏了肖斯塔科維奇的二重奏以及《幽默曲》《一步之遙》等曲目,演奏中的張力與細膩情感,深刻詮釋出音樂作為情感表達與歷史敘事的雙重角色。
展覽執行人、博物館館員湯雪瑩為觀眾帶來了關于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巴洛克時期古典大師作品的專業解讀。通過分析藝術家在當代語境下對古典視覺語言的轉化,從版畫到油畫,探討了傳統與現代藝術在審美意象與藝術表現形式上的對話,揭示出藝術如何在時空的交錯中,重新定義其文化內涵。
在學術總結中,武洪濱表示,本次展覽策劃以18世紀歐洲的藝術沙龍為靈感,將這一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形式融入現代博物館的學術場域。展覽旨在通過視覺藝術與情境體驗的雙重構建,呈現歐洲藝術史的豐富維度,激發觀眾對藝術史與文化遺產的多維度思考。同時,此次展覽不僅是一次國際化藝術視野的展示,更是對當代學術交叉研究在博物館文化場域中的創新探索,展現了博物館作為文化傳播與學術交流平臺的重要作用。
李貞實在總結中強調,博物館作為教育資源的匯聚地和知識生產的動力源,不僅承載著歷史與文化的傳承,更是推動學術研究與公共教育的核心機構。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始終以學校的戰略定位與發展規劃為指引,通過創新多元業務模式、提升專業運營水準、豐富展陳活動內涵等舉措,致力于打造一個國際化的學術研究與文化交流平臺,為廣大師生與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文化體驗和學術資源,推動博物館事業向更高水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