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餐飲服務中心主辦的“新質餐飲背景下高校餐飲隊伍建設論壇”在人大通州校區舉行。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京內外36所院校餐飲業界專家、骨干近100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形勢下的高校餐飲隊伍建設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綜合保障黨委書記、綜合保障部副部長李向前出席論壇并致辭。他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全國教育大會召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的關鍵時期,高校餐飲服務工作也面臨著全面改革、升級轉型的新挑戰。高校餐飲隊伍,既是校園餐飲服務的直接提供者,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傳播者,更是校園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者,是實現高校餐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在新質餐飲的背景下,如何建設一支專業素質好、服務意識高、創新能力強、有情懷、有擔當的餐飲隊伍意義重大。
中國人民大學餐飲服務中心主任耿曉琛以《中國人民大學新質餐飲服務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為題作報告。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餐飲服務中心的基本情況、學校新質餐飲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以及餐飲服務中心在業態布局、原料管理、食堂運營、智慧餐飲、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實踐舉措。
北京大學餐飲中心主任姚靜儀以《淺談大型學生食堂的建設與運行管理—以北京大學家園食堂為例》為題,全面介紹了北京大學家園食堂作為校園綜合體的建設理念,以及如何通過打造兼具中央廚房功能的14個食堂服務三個校區,實現緩解食堂擁擠、改善用餐環境、支持超量服務的相關經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勤服務中心飲食服務部部長邱真進行《餐飲員工薪酬管理體系建設經驗分享》,詳細介紹了北航食堂的基本情況和經營模式,以及如何通過綜合確立標準、構建資金池、納入考核項等系列舉措,完善薪酬管理體系建設。
在交流研討環節,揚州大學中餐繁榮基地主任、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副院長孟祥忍以《“多層次、多學科、多維度、生態協調”烹飪高等教育團膳人才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為題,分析了中國餐飲與團膳現狀,介紹了烹飪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并以揚州大學為例,總結建設成果。
桂林旅游學院食品與健康學院院長何志貴以《新時代膳食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桂旅實踐》為題,分析了食品行業發展現狀、趨勢以及全國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的總體情況,詳細介紹了膳食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文化育人體系建設的舉措、成效和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烹飪科技學院院長王蓓以《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的創新餐飲人才培養模式—以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為例》為題作分享。她指出,要通過推進優質課程建設、加大師資建設力度、盤活多層多維資源等措施構建契合專業發展定位的課程體系。她強調,人才培養要堅持五育并舉,不斷深化校企合作,依托產業學院,不斷探索人才培養新范式。
山西盛世餐飲旅游技工學校副校長余衛明以《烹飪專業學生培養與實習就業情況介紹》為題,詳細介紹了學院實習及就業情況,分享了如何通過培養在校學生素養、技能文化,拓展校企合作,建立德技并修的育人機制,實現與社會協同育人、共謀發展的良好效果。
會后,各院校代表還參觀了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北區食堂,體驗新質餐飲服務。
12月10日上午,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后勤研究分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后勤育人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委員會承辦的“改革·創新·發展”——北京高校后勤新質服務保障體系建設高峰論壇在人大通州校區舉辦,本次論壇是分論壇之一。學校餐飲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祚榮主持該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