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黨委保衛部(處)應邀為文學院、經濟學院組織開展防電信詐騙專題講座。來自文學院、經濟學院的近百名學生骨干代表共同參加講座。
為保證更好的授課效果,講座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以“公安駐校民警、應急隊學生講師、學院負責教師”三個不同主體的視角講起。
海淀派出所王軍警官通過回顧以往典型案例,介紹了當前電信詐騙層出不窮的新手段,以及做好事前預防的重要性。王軍表示,受調查取證、案件情況復雜、審理判決周期等因素影響,受騙后的損失挽回情況往往不容樂觀,提醒應及時下載全民反詐APP,遇到任何問題要第一時間與黨委保衛部(處)聯系,并及時撥打派出所24小時報警電話。
中國人民大學應急志愿服務隊吳馨睿同學從應急隊學生講師的角度分析了電詐的慣用套路和具體案例,揭露了熟人騙局、AI換臉、殺豬盤等電詐常用布局。她提醒同學們在游戲平臺、QQ 群、陌生賬號交易平臺等網絡環境要注意財產保護,避免落入電詐陷阱。
經濟學院團委副書記葉爾達那、文學院團委副書記張雪兒分別從學院負責老師角度進行發言。葉爾達那結合本學院近期發生的電詐真實案例對同學們進行了案例警示,勸誡大家注意個人賬號隱私,不輕信熟人借錢騙局,保障自身財產安全。張雪兒認為本次培訓活動能夠幫助同學們更好應對詐騙套路,放棄天上掉餡餅的幻想。同時,她認為學校和學院對電信詐騙高度關注,從加強宣傳教育、構建完善預警機制、關注受騙同學的心理健康三個方面,全方位保障了同學們的安全。
現今社會,電信詐騙案件越來越多,手段越來越高明。犯罪分子利用學生的虛榮心強,貪便宜,圖新鮮、單純等心理特點,實施各類詐騙伎倆。此次送教上門再次喚醒了同學們對生活中各種安全問題的重視意識,增強了學生在生活中應對電信詐騙的預防能力。接下來,黨委保衛部(處)將持續著重于事前安全教育,開展多種多樣的安全教育課程,探索“線上線下、課堂內外、理論實踐”為主的培訓模式,使大家掌握更多防詐騙的手段,樹牢識詐反詐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