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人大數學時間I”第四期交流研討活動舉辦,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運籌學會理事長、亞太運籌學會聯合會主席戴彧虹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湯濤分別圍繞主題運籌學漫談和數學人才培養之路進行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龔新奇致開場辭并介紹“人大數學時間”的設立原因和未來展望。活動由數學學院沈棟主持。
戴彧虹詳細介紹了運籌學的起源與發展。他指出,運籌學在二戰期間于英美迅速崛起,并在中國由華羅庚、錢學森等學者推動發展。報告深入探討了運籌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實際應用,包括連續優化、非線性規劃、博弈論等領域。運籌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戴彧虹介紹了運籌學在石油、航天、通訊、城市交通等行業的具體應用案例,展示了運籌學如何解決實際的工程和管理問題。與會者對戴彧虹的報告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現場提問環節氣氛熱烈,問題涵蓋從人工智能與優化方法結合的前景到大規模矩陣優化的最新進展。
湯濤院士的報告“數學人才培養之路”從歷史和國際視角探討了數學教育的重要性,回顧了中國數學教育的演變歷程,強調了傅立葉變換等基礎數學理論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湯濤院士還分享了他對數學人才培養的見解,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吸引和培養頂尖數學人才是一個關鍵問題。許多在歐美工作的中國數學家正在回國,為國內的數學事業貢獻力量,湯濤呼吁要為研究人員提供一個健康穩定的環境,支持他們的長遠發展。報告引發了與會者的深思,討論環節中,大家就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提升數學教育質量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人大數學時間”由中國人民大學理工學科建設處、數學學院、交叉科學研究院、明理書院及其它相關理工院系聯合舉辦,擬開展的活動以專題報告、交流研討、高端學術論壇為主要載體,搭建數學思想充分碰撞、優秀人才不斷涌流、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的舞臺。“人大數學時間”將矢志不渝,致力于打造百年品牌,通過交流、創新、提問,引領數學及相關領域的發展,成為對國家數學有貢獻意義的平臺,為國家數學事業的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