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更好地把準內涵要義、吃透精神實質,藝術學院組織師生代表舉辦“如何推進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專題研學活動。藝術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師生代表共計17人線上參加研學。會議由藝術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劉明才主持。
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王水清表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廣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厚支撐。校園文化建設要突出整體性,發揮育人功能。堅持整體規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重視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使校園內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體現和發揮育人功能。作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就是帶領學生講好黨辦的大學的故事、講好中國的故事。
藝術學院藝術學系主任李笑男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這提示從事理論研究的工作重心應扎根中國語境,立足于中國傳統與當代發展脈絡,進一步深化學習與總結,切實將理論研究與中國未來發展問題緊密結合。另一方面,在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之路上,將國際視野與中國問題思考相聯系,“知己知彼”,銳意創新,讓中國的“知識體系”話語走向國際,真正做到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藝術學院音樂表演系主任劉潔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作為音樂表演專業教師,傳承與弘揚紅色音樂,是促進紅色文化在新時代得以延續、紅色精神得以賡續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紅色音樂得以創新的前提保障。紅色音樂需要更好地傳播,要讓年輕人多了解多關注這樣的音樂,需要以一種他們更能接受或者更能深入其中的方式講解及引導。另外,老師應該有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成為社會尊重的楷模,成為世人效法的榜樣。
藝術學院設計系教師代表葛勇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中強調,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于世界學術之林。講好黨辦的大學的故事、講好中國的故事是人民大學藝術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作為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師,我與2020級創意傳播實驗班的同學們一起發揮專業優勢,以建校85周年為契機,用實際行動做好“課程思政”和“新文科建設”,賡續紅色血脈,為傳播中國聲音注入新生力量。
藝術學院繪畫系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李藝菲表示,從陜北公學到中國人民大學,人大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作為一名黨員,要積極擁護黨的領導,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要緊密和同學們團結在一起,講政治,有信念,努力營造良好的大學文化氛圍,講好黨辦的大學的故事、講好中國的故事,為人民而藝術,為黨和國家的建設做奉獻。藝術能夠直抵人心,能夠潤物無聲地帶來思想上的影響。青年學子要將自己的理想信念、對黨和國家的深情融入學業之路和人生之路。要扎根基層,積極實踐,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真正做到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藝術學院繪畫系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陳楊表示,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首先是注重意識形態教育與人文精神的培養。對于青年學生,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還應具有大局意識,掌握時代脈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要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進而推進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
藝術學院藝術學系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公睿妍表示,從“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到“復興棟梁、強國先鋒”,這是新時代對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的新要求。這種責任與使命深刻提醒了我,既要強化自己的政治意識,也要刻苦鍛煉本領。強化自己的政治意識,就是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斷學習先進理論成果,繼承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和優良傳統,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刻苦磨練本領,注重與身邊同齡人、老師的交流,繼承人民大學的優秀學風,以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藝術學院藝術學系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王新哲表示,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要求我們要提升精神素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文化建設。作為青年黨員,應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要立足本職工作,不論是專業學習還是在黨支部的工作上,都要刻苦鉆研,盡職盡責,在提升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的同時,更注重修身養性、磨煉意志品質,全面發展。
藝術學院設計系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趙玉婷表示,作為人大學子、青年黨員,我們更需要具備堅定的愛國主義信念,應以堅定有力的信念、忠誠真摯的情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更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繼承傳統與創新發展、提升道德認知與進行道德實踐相結合。我們更需要堅定對人大獨特歷史和校園文化傳統的自信,突出校園文化的時代感,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藝術學院設計系學生第二黨支部書記趙乾表示,大學與文化有著天然的聯系,大學是傳承優秀文化、創新思想文化、推動文化傳播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文化則是大學的靈魂與根基。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要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要堅持發揮特有優勢,要堅持創新形式、與時俱進。要深入挖掘現有或潛在的文化特色,打造獨具魅力、與眾不同的大學文化品牌,并以此為核心要素構建和發展豐富的文化體系,不斷展現“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
藝術學院音樂表演系學生黨支部書記杜美琪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從陜北公學成立之初就鮮明提出要培養“革命的先鋒隊”,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提出培養“萬千建國干部”,到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培養“國民表率、社會棟梁”,再到新時代提出培養“復興棟梁、強國先鋒”,始終不變的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展現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在支部工作中更積極地響應學校的相關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專業特色,傳承好紅色基因。
藝術學院2020級藝術學碩士生呂書玉表示,作為青年學生,我將立足自己所學,以實現文化強國的偉大夢想和崇高使命為標準,做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一個志存高遠的人、一個愛國愛家愛自己愛他人的人,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樹立主人翁意識,在實踐中成為奉獻者、服務者,以青春夢想、用實際行動為校園文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藝術學院2020級藝術學碩士生張安寧表示,推動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不論在文化建設的精神環境還是文化氣氛方面,我們都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校園建筑、景觀設計、校園文化活動組織等各方面,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創新中國式的藝術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只有更好地發展文化事業,才能創造更好的新時代大學文化。
藝術學院2019級繪畫系本科生史惠青表示,作為一名藝術學院的退役大學生士兵,我認為推動新時代大學文化建設,一要有家國情懷,胸懷理想與報國之志,將“小我”融入“大我”,把青春獻給祖國,腳踏實地,艱苦奮斗,讓藝術為人民服務。二要有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要把部隊的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帶到校園里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服從組織安排,維護公共秩序,展現人大學子的良好形象。三要保持自信,穩定心智,積極地把握人生方向,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
藝術學院2020級設計系本科生王汝灝表示,設計要解決實際問題,要學會用設計思維去看待問題。在部隊服役期間,我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服務部隊宣傳工作,助力新時代部隊文化建設。我們新一代人大人要將專業學習融入到國家發展中,在繼承革命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擦亮精神底色上態度鮮明,行動堅決。
劉明才作會議總結。他表示,作為藝術工作者要時刻思考藝術創作為誰服務。人民大學的藝術教育事業可以溯源于1937年的陜北公學,歷經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39年華北聯合大學文藝部、1948年華北大學文藝學院(三部)、1999年復建徐悲鴻藝術學院,2008年更名至今的藝術學院。從陜北公學,延安魯藝、華北聯合大學、華北大學走出來的古元、冼星海、呂驥、李煥之、沙可夫、郭蘭英等老一輩藝術家在新中國的美術、音樂教育事業中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人民大學的藝術教育有著鮮明特色,與中國革命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大學“始終奮進在時代的前列”的優良傳統。我們必須牢記總書記對中國人民大學“加快建設在人文社科領域獨樹一幟的世界一流大學”的囑托,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為黨和人民事業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陜北公學光榮的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創作導向,積極推動中國人民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和中國高校美育的縱深發展。
本次研學會把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在集中研討中聚焦了問題,在深入研討中增進了共識,在思想交流中深化了認識。今后,藝術學院將繼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提出的重大思想、重大觀點、重大論斷,錨定學校事業發展方向,談建議、議思路、謀舉措,積極把研討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行動。
(責任編輯:劉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