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即將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5日上午來到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走進思政課智慧教室、博物館、圖書館,了解學校促進思政課教育改革創新、學校歷史沿革、教學科研成果、加強文獻古籍保護利用和促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并主持召開師生代表座談會。
4月25日晚,環境學院組織師生集體收看新聞聯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環境學院黨委書記唐杰,院長、黨委副書記龐軍,副院長竺效、劉國華及學院師生參加學習活動。
唐杰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學校考察調研,令我們每一個人大人倍感振奮。學院師生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入腦入心,學思踐行。學院教職工要努力爭做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大先生,澆花澆根、育人育心。他強調,無論是在玉汝于成的崢嶸歲月,還是在乘風破浪的黃金時期,青年始終是黨和國家偉大事業的生力軍,環境學子要傳承人大紅色基因,始終堅持以德為先,做“仁者不憂”的新青年;要自覺強化學習意識,做“知者不惑”的新青年;要主動投身實踐,做“勇者不懼”的新青年,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守住生態安全“底線”,把牢環境保護“閘門”,爭做“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4月26日,學院領導班子牽頭、師生黨團支部積極響應,以現場師生分享、集體收看視頻、分組討論研學等方式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牢記總書記教誨,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踔厲奮發、勇毅前進。
“有幸作為冬奧志愿者代表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內心深受觸動。”環境學院2019級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博士研究生王玥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作為始終與黨同呼吸、共命運的人大人,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我們要敢于、勇于、甘于做開路先鋒、闖將、民族英雄,將自己的所學回報給祖國、回報給人民,在把論文真正寫在祖國大地上,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這一代人的最好成績。
環境學院管理學科碩士生黨支部黨支書王書同表示,作為人大學子、中共黨員和學生黨支部書記,無論在哪個崗位、從事哪方面的工作,自己都將時刻牢記總書記對于中國人民大學和新時代青年的殷切期望,要以更加實干的精神,更加寬廣的視野,更加遠大的目標,更加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履行好自身作為青年黨員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聽黨話,跟黨走,真正做到“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環境學院2018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金婧表示,此次習近平總書記來學校考察調研,作為一名人大學子,我感到無比榮幸,也倍受鼓舞,同時深感責任重大。身為第二十四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我即將奔赴基層教育一線,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出自己的微薄力量,我會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將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在每一個同學身上,做一名合格的中國青年,更要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承諾將永遠銘記于心,付諸于實踐,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
“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教師隊伍十分關切,是鼓舞,也是激勵。”環境學院副院長、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劉國華表示,作為處于教書育人第一線的教師,自身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關鍵任務,不僅需要“在教書育人和科研創新上不斷創造新業績”,還要學會“仁愛”,要“嚴愛相濟”“以身作則”。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為課程添活力增精彩,爭取用實際行動為學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添磚加瓦。
環境學院環境與資源經濟系系主任許光清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融通中外文化、增進文明交流中的獨特作用,傳播中國聲音、中國理論、中國思想,讓世界更好讀懂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我國提出“雙碳”目標,正是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的重要貢獻。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內外環境下,如何保持戰略定力,以高質量增長、低碳經濟與能源轉型為目標,實現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實現“雙碳”目標,是我們專業應該為之求索奮斗的“中國之問”。在此求索過程中,做到“方向明、主義真、學問高、德行正”是我們每個人終生要堅守的底線。
環境學院資源與環境管理系副教授張巍表示,“我深刻體會到,培養學生要始終將‘德’擺在第一位,要教會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共產主義信念。我們應當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結合環境專業的教學實際,要在教學中貫徹生態文明的基本思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讓學生理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正確處理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對人民負責的專業落腳點。我們學校在新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讓學生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發揮‘復興棟梁、強國先鋒’,掌握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我們作為高校教師要完成的莊嚴使命。”
環境學院團委書記于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她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立足本職工作,堅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做什么鉆什么,提高自身思政理論水平,并培養學生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未來,她將志存高遠,在家國情懷中施展抱負;勤學篤行,在知行合一中開展工作;堅守初心,在仰望星空中腳踏實地;正心明道,在守正創新中行穩致遠。
環境學院辦公室副主任劉廣昕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望、深情勉勵廣大青年,要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作為一名新時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身深感責任之重大,必將牢記諄諄囑托,踐行“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的使命擔當,既要保持年輕人的朝氣銳氣和拼勁闖勁,又要加強自我修養,履行服務育人的崗位職責,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示范,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好成績。
環境學院2021級明德環境“經濟學-科學”拔尖人才實驗班本科生王吉諾表示,作為人大學子,傳承紅色基因,是時代要求,更是歷史使命,我們正身處百年之大變局之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當積極探索,勇立潮頭。
環境學院2018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生鄭涵以表示,黨將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擔交到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這是黨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輩更應當以此為己任,牢記黨的教誨,為民族富強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是我國人文社科領域的一面旗幟。作為中國人民大學的一名學生,我感到無上榮光。”環境學院2020級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本科生陳康康表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拿出更大的勇氣,下出更大的力氣,邁出更大的步伐。我們這一代人會是民族復興的見證者,我們更要爭當民族復興的實踐者。把‘小我’融入‘大我’,與祖國共奮進,不斷開創新局面、新境界。作為環境學院的一分子,我要深耕鉆研專業知識,為建設美麗中國奮進不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環境學院2021級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徐含笑說,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是對我們當代人大人的激勵和鼓舞。作為人大人,為祖國和學校感到驕傲,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肩負起屬于我們自己的使命,青春向黨,不負人民!
(責任編輯:劉曉陽 姜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