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25日上午來到中國人民大學,先后走進思政課智慧教室、博物館、圖書館,了解學校促進思政課教育改革創新、學校歷史沿革、教學科研成果、加強文獻古籍保護利用和促進理論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等情況,并主持召開師生代表座談會。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組織全體師生員工收看新聞聯播、交流心得體會,學院全體領導班子成員、黨支部書記參加全校干部師生大會,學院領導班子在會后開展專題學習,學院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參加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院長杜鵬線上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學院領導班子表示,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學校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人民大學發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倍感振奮、倍受鼓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大學的辦學歷程展現了“黨辦的大學讓黨放心、人民的大學不負人民”的精神品格,要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人大師生的自覺追求。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招收的主要是國際學生,有著與其他學院不同的特點。學院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不忘學校的政治追求與責任擔當,遵循“讀懂今天的中國,必須讀懂中國共產黨”的道理,不斷探索創新面向國際學生的工作開展方式,推動當代中國話題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中文教材、進漢語課堂,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學校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鮮明的紅色基因,學院將深入思考如何挖掘利用寶貴的校史資料,講好黨創辦人民大學的故事,跨越語言和文化的藩籬,感染學生、感化學生,在課程講授、活動組織及日常工作中,為國際學生烙上鮮明的人大印記。同時,學院將進一步密切與蘇州校區的合作與聯系,不斷提高漢碩學生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培養新征程上的開路先鋒、事業闖將。此外,學院將繼續用好“世界漢學大會”“新漢學計劃”“漢語橋”“國際中文日”等品牌活動,搭建新平臺、拓展新渠道,用學術促進文化交流,以交流增進互信理解,培養一批知華友華愛華的國際人才以及能夠從事漢語教學和中華文化傳播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時重要講話引起了學院師生的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師生們第一時間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并暢談感想體會。
學院廣大教師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考察時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大、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是指導教學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國際中文教育,處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的最前沿。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黨的教誨,立志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為促進國際人文交流努力工作、奮力奔跑,爭取最好的成績。作為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關切促進學科發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自覺將本職工作與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緊密融合,在教學科研中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的思想追求。
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表示,回望歷史,中國人民大學扎根中國大地,自抗日烽火中誕生,在黨的關懷中壯大。時至今日,歷史和時代的重任傳承到了青年一代的手中,更應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身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有責任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而努力。在新征程上,必須堅定“四個自信”,增強教漢語、教好漢語的志氣、底氣和骨氣,以語言為橋梁,展現中國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結交更多愛好和平、友好世界的國際青年,與世界各國青年一道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
當前及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將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并把它作為今后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團結一致、奮勇前進,著力提升學院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助力學校事業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劉曉陽)